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25

永濟市聚力建設“活力生態強市”,著力打造對外開放高地、城鄉融合典范、宜居宜業樂園、興商富商沃土、好山好水好風光。圖為初夏的永濟風光。
仲夏午后,永濟市的鄉村廣場上,“村BA”籃球賽激戰正酣,“飯后一支煙,不如賽場轉一圈”成了村民們的新風尚。村里新建的“幸福家園”中,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下棋,大家笑著說:“在這里,天天都能體會到幸福是啥滋味!”曾經的“三無小區”不僅面貌煥然一新,還實現了物業管理服務有人員、有場所、有內容、有標準……這幅充滿煙火氣的民生圖景,正是永濟市創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的生動實踐。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自運城市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永濟市緊扣“六方面”重點任務,聚焦“八個更加”創建目標,以建設“幸福家園 平安永濟”為抓手,全面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讓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一個黨建引領下治理有效、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幸福家園、平安永濟正加速呈現。

永濟市持續深化平安永濟建設,永濟市公安局積極探索“54333”工作法,持續激活基層社會治理新動能。圖為永濟市公安局民警在黃河永濟段沿河岸巡邏。
高位統籌強機制 構建治理“一盤棋”
“鄉村、社區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天天同居民群眾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在基層調研中,永濟市委書記、市長謝澎總會囑咐基層黨員干部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多做惠民生、解民憂、暖民心的好事實事,為創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筑牢群眾基礎。

永濟市持續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設置信訪接待、綜治信息指揮等八大功能中心,累計承擔11類39項服務事項,實現了“一平臺接待、一站式辦理”。圖為永濟市綜治中心工作大廳。
運城市委創建示范區動員部署會議后,永濟市迅速行動,堅持以建設“幸福家園 平安永濟”為抓手,并細化四方面35項工作任務49條具體舉措,壓實責任鏈條,構建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統籌抓總、協同用力、上下聯動的一體化工作格局。
在這一工作思路下,永濟市四大班子28名縣級領導化身“解剖麻雀”的一線“調研員”,深入包聯鎮(街道)、重點行業部門、田間地頭和廠區車間,圍繞和美鄉村、基層減負、信訪維穩、安全生產等基層治理重點任務,點對點精準把脈,精準梳理出18項治理難點問題,為創建工作找準“切入點”。
這種“一線工作法”催生出富有創造性的機制設計。在卿頭鎮,在由鎮黨委書記和鎮長擔任“雙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的加持下,“月初提醒、月底交賬,每季調度、隨時調研”的工作機制正在加速問題的解決。“上周剛解決了許家營村灌溉渠堵塞問題,這周要跟進鎮綜治中心矛盾化解情況。”卿頭鎮黨委書記翻著記錄冊說,通過永濟市委黨建辦牽頭抓總和永濟市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業務指導,確保創建工作開局就有力、起步就成勢、提速更提質。目前,這一機制已經在永濟10個鎮(街道)實現全覆蓋。

永濟市高效推動“鎮街吹哨,部門報到”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人員下行、資源下沉、執法前移,真正實現了哨聲響、支援到、事解決。圖為永濟市市場監管局與張營鎮開展聯合執法。
基層組織中“小馬拉大車”的狀況,導致部分基層群眾反映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置和解決,這不僅直接降低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在更深層次上影響群眾對基層組織的信任感和認可度。針對前期調研中梳理出的這一問題,永濟市通過優化機制,成立了基礎工作、作風建設、強基賦能、宣傳推廣、社區治理、社會綜治、明責減負、集體經濟、轉型崛起9個工作專班,構建起永濟市委黨建辦統籌協調,永濟市直牽頭部門具體負責,各鎮(街道)和配合單位共同參與的創建格局和專班攻堅、精準落實、閉環運行機制。
“通過專班化機制,很多基層群眾反映的問題往往是早上反映下午就得到解決,實現了‘哨響即應’的應急速度。”永濟市開張鎮黨建辦負責人表示,通過專班化工作機制,打破了部門之間的壁壘,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把任務分解到人、目標細化到點,治理效能實現了質的飛躍。

永濟市高標準推動“五有”小區黨支部建設,打造服務群眾的堅強“前哨”。圖為永濟市城西街道河東社區安居華府小區黨支部開展“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主題科普活動。
在示范區創建中,永濟市探索創新“市委謀劃、街道統籌、社區兜底、小區落實”的四級聯動工作思路,通過在縣級層面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解決全局性問題;在街道層面成立“街道共建委員會”,定期研究共建事項;在社區層面成立“社區聯建委員會”,共商社區大事;在小區層面,全覆蓋推進小區“五有”建設,形成以上帶下、一管到底的“動力主軸”,構建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治理體系。
在此基礎上,為更好幫助居民解難紓困,永濟市探索出了樓棟黨小組“班后碰頭會”、網格黨支部“周末板凳會”、社區“月底議事會”、街道“季度專題會”、永濟市委“半年總結會”的“五會”研判機制及以“收集議題、劃分議題、擬訂方案、協商議事、組織實施、成效通報”為主要內容的“六步”小區民主議事規則,進一步激發了民事民管、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的基層治理動能。

永濟市積極培樹文明鄉風,創作快板《人生宴席莫鋪張》、情景劇《退彩禮》等移風易俗精品節目,通過“接地氣”“有生氣”的文藝宣傳,讓文明鄉風浸潤人心。圖為永濟市開展“文明新風綻蒲坂”移風易俗文藝節目會演。
強基固本保平安 賦能治理“加速度”
6月19日早上8點半剛過,永濟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負責人就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抽查社區民警在崗工作情況。“我們根據治安實際,在城西派出所轄區的8個社區、12個行政村均明確了固定的包聯民警輔警,并且強化日常管理考核,確保警力真正沉下去、工作干得好。”

永濟市堅持打造品牌農業強市,通過黨建引領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圖為永濟市開張鎮東開張村棗農在設施冬棗大棚采摘冬棗。
示范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永濟市立足平安城市建設,通過全域謀劃、全域排查、全域動員、全域整合,緊緊圍繞“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總體目標,統籌推動“平安永濟”建設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我們把網格建設作為治理能力提升的硬支撐,劃細網格、織密網眼。”永濟市委黨建辦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永濟市已配備網格長217名、網格員657名、微網格員3187名。同時,嚴格按照《全科網格事項準入退出制度》將原來的8類52項事項,更改為現在的11類33項事項,建立“三線合一”職責清單和會商機制,有效推動黨組織體系、群眾自治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三線合一”。

永濟市聚焦品牌農業強市打造,推進永濟葡萄、永濟香椿、永濟蘆筍、永濟黃河鯉魚、永濟黃河赤眼鱒獲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圖為農戶永濟市卿頭鎮永喜莊村克倫生葡萄種植基地采摘葡萄。
通過精細化網格管理,永濟市目前共排查各類矛盾風險1394件,化解1340件,化解率達96.13%。摸排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075人、刑滿釋放人員817人、“三失一偏”人員7人。堅持“四下基層”,推動縣級領導公開接訪、下訪推動化解,截至目前,縣級領導共接訪協調各類信訪件14批17人次,化解率達100%。
“調解的是矛盾,調順的是民心,調穩的是黨的執政根基,調解千家事,幫當事人解難,替政府分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獲得者陳潼蘭在十多年的調解工作中總結出了做好人民調解的“七字訣”和“五心”工作法。示范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她無私地把學習心得、調解經驗傳授給其他社區的調解員。在她的鼓勵下,十多名老同志加入她的工作室,79名黨員被分布到17個自然村和永濟市區20多個小區擔任網格員、黨員中心戶和矛盾調解員。

永濟市堅持黨建引領,推動農商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圖為永濟市虞鄉鎮“王官瀑布生態美 洗馬西瓜自然甜”洗馬西瓜采收季嘉年華活動現場。
在矛盾調解中,永濟市創新推出“矛盾糾紛警情調解AB卷”,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效貫通,“法理情”銜接相融。目前已累計調解矛盾糾紛187起。同時,加大掃黑除惡力度,推動聯動執法機制化和綜治中心規范化。通過鎮(街道)綜合執法智慧平臺,實現了哨聲響、支援到、事解決。在永濟市綜治中心設置了八大功能中心,累計承擔11類39項服務事項,實現了“一平臺接待、一站式辦理”。
為進一步夯實“平安永濟”建設根基,永濟市聚焦人治物效抓保障提升,先后完成了10個鎮(街道)黨建辦優化調整,按照“三選三不選”原則,選優配強專(兼)職工作人員113人。持續推動永濟市村“兩委”干部學歷能力“雙提升”。縣級財政列支專項資金3645萬元,足額保障村(社區)運轉經費。穩步推動村“兩委”干部報酬待遇達標。將27名符合納入條件的專職網格員納入社區工作者隊伍,社區工作人員全部落實“三崗十八級”薪酬待遇。

永濟市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心理服務“六進”活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圖為永濟市委政法委開展“春風如你 熠熠芳華”心理輔導進社區活動。
為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永濟市嚴格落實“四個一”包抓責任,“一村一策”精準推動20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抓好“好中弱”村黨組織書記聯席會議機制運行,精準分類確定19個先進村、30個強基村、99個達標村、28個提升村和19個后進村。
為基層減負,關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風,關乎基層治理的成效和水平。永濟市通過“內部梳理+外部征集”等方式認真梳理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相繼完成了工作梳理、事項分類、歸并凝練、集中會商等階段工作,公示取消村(社區)40項不應出具的證明事項清單。虞鄉鎮“三審三定(審定框架、審定內容、審定顆粒度)分工合作,壓實責任鏈條”的做法,得到了省級相關部門的高度肯定。

永濟市堅持以“十聯共建”為抓手,推動進駐社區單位與相關社區融合互促。圖為永濟市婦聯與該市城西街道櫻花社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文明實踐活動。
聚焦民生提質效 繪就幸福“實景圖”
走進永濟市城西街道中山社區唐御苑小區,現代化的智能門禁系統,干凈整潔的小區環境,規范有序的停車秩序,修葺一新、功能完善的小廣場讓人眼前一亮。很難相信這個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小區曾經是個“三無小區”。用小區居民的話說:“小區以前可以用‘三個一’來概括——一個看門的、一個掃地的、一個收費的,其他事情一概沒人管。”小區的改變,得益于永濟市推行的“三無小區”治理。

永濟市落實農村黨群服務中心“建管用”21條舉措,真正讓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火”起來。圖為永濟市虞鄉鎮“村BA”籃球賽現場。
為補齊基層治理的短板,永濟市聚焦“三無小區”管理難問題,按照“黨建引領、屬地負責、單位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原則,深化“雙聯五幫”(社區干部包聯推進、駐區單位包聯共建,幫組織建設、幫長效運行、幫規范管理、幫紓困解難、幫綜合整治)模式,推動首批16個“三無小區”實現高標準治理。同時,發揮安居公司紅色物業作用,為“三無小區”提供“菜單式”“共享式”市場化服務,持續提升“三無小區”治理水平。
示范區創建工作中,永濟市始終把精力放在解決基層實際問題上,聚焦民生“小切口”做好治理“大文章”,扎實推進“幸福家園”建設,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可及可觸。

永濟市聚焦群眾可感可及可觸,扎實推進“幸福家園”建設。圖為居民在永濟市城西街道御苑社區食堂就餐。
“套中了!套中了!真的太幸運了!”5月28日,在永濟市櫻花社區聯建委員會聯合相關部門舉辦的“黨建聯建慶端午 黨群同心頌安康”主題活動中,“福至運來·套中好運”套圈游戲區人氣高漲,居民們貓著腰、瞇著眼,瞄準香囊、艾草錘等特色禮品拋出手中的圈圈,歡笑聲、喝彩聲此起彼伏。這也是該社區共駐共建做法的一個生動縮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創建工作中,永濟市把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滿意的實事作為落腳點,持續推進暖心服務。完善“蒲坂先鋒”平臺功能,搭建集黨員報到、活動發布、日志反饋、積分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在職黨員線上信息管理平臺,持續開展線上線下“雙報到雙服務”,推動該市87家機關企事業單位3448名在職黨員到駐地社區、居住地小區報到服務。持續拓展“一書三單”聚合力、“十聯共建”促融合、“五會六步”解民憂、“六送三請”暖民心等載體平臺,累計開展服務群眾活動221場次,解決群眾身邊問題92件次。充分發揮“運事好商量 永遠濟民生”協商議事平臺作用,協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9件次。全面啟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雙報到雙服務”活動,全市新就業群體已累計報到646人,報到率達100%。

永濟市全力推動創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走在前列,探索“五會六步”機制破解小區治理難題。圖為永濟市城東街道杏北社區清華水泥廠小區月底議事會現場。
早上9點,張營鎮黃龍村92歲的朱黑馬老人在村里的“幸福家園”用過早餐后,來到餐廳后面的“共享小菜園”幫忙。“村里為我們90歲以上老人提供了免費餐食,我們也要為村里出份力。正所謂‘自己種、自己管、自己吃’。”朱黑馬告訴記者。
“一老一小”是基層治理的重要課題。永濟市按照“集體籌一點、個人交一點、政府補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方法,試點推動張營鎮黃龍村、開張鎮東開張村“幸福家園”運行,打造集日間照料、健身康養、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全鏈條居家養老中心。同時,落實農村黨群服務中心“建管用”21條舉措,建設小區黨群服務站236個,高標準打造“五有”小區示范點21個。
在黨建引領下,永濟市積極探索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今年以來,共爭取上級資金910萬元,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扶持項目13個。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7家、家庭農場15個。永濟葡萄、永濟香椿、永濟蘆筍、永濟黃河鯉魚、永濟黃河赤眼鱒獲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完成永濟市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核實集體資產總額16.04億元。永濟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額達到3164.43萬元。同時,通過“接地氣”“有生氣”的文藝宣傳,逐步營造讓彩禮“降溫”、為愛情“減負”、給幸福“加碼”的良好氛圍。

永濟市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多種方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圖為專業養殖人員在永濟市開張鎮西開張村千畝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捕蝦。
從“網格微治理”到“平安大格局”,從“民生小確幸”到“發展大動能”,從集體經濟賬本上的數字攀升,到“幸福家園”里的歡聲笑語,這座古城正以黨建為筆,以民心為墨,在蒲坂大地上書寫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時代答卷。

永濟市穩步健全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效貫通,“法理情”銜接相融。圖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獲得者陳潼蘭堅持“五心”工作法調解群眾矛盾現場。

永濟市依托“鄉村e鎮”開展助農直播,為基層治理注入新理念、新活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新動能、新載體。圖為永濟市栲栳鎮到村工作大學生在助農直播。

永濟市持續開展線上線下“雙報到雙服務”,推動該市87家機關企事業單位3448名在職黨員到駐地社區、居住地小區報到服務。圖為永濟市人社局黨總支深入府西社區黨支部開展“就業社保進小區”宣傳活動。

永濟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積極倡導文明新風,持續營造讓彩禮“降溫”、為愛情“減負”、給幸福“加碼”的良好氛圍。圖為永濟市組織的“一對新人”騎行迎親活動現場。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