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5-13
臨床營養科主管護師 席 靜
今年春季以來,“體重管理”持續成為公眾關心的熱點。體重是評估人體營養與健康狀況的核心指標,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如何管理體重才更有效?“管住嘴”“邁開腿”就夠了嗎?市中心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護師席靜,一位成功減重35公斤的營養專家,結合自身經歷,教你正確“瘦身法”。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減重?需要注意的是,體重管理并不意味著以瘦為美。在關注體重管理的同時,先要判斷自己是否屬于超重和肥胖人群。那么,如何評估自己的體重是否正常?什么時候需要減重呢?席靜介紹,臨床常用的體重評估方法是體重指數,也叫體質指數,即BMI。其計算公式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到的數字,人們普遍用它來衡量自己的胖瘦程度。較低的BMI意味著體重過輕,而較高的BMI則代表肥胖。對于中國人群來說,18.5≤BMI≤23.9,屬于正常范圍;24≤BMI≤27.9屬于超重;BMI≥28屬于肥胖。
席靜曾利用一年時間,沒有刻意控制飲食和強烈運動,成功減重35公斤。結合自身經歷,她為“減重人群”支招:
21天減重法則
席靜減重時,重點參考的是北京協和醫院陳偉教授提出的21天減重法則。21天減重法則?以“科學控卡+營養均衡”為核心,旨在健康減重并改善代謝指標,而不依賴極端節食或藥物。以下是該法則的詳細內容:
早餐:7:00~7:30,食用乳清蛋白質粉(純度高于80%,根據體重調整用量)、纖維粉、溫水或涼水、多種維生素和深海魚油(可選)。例如,體重60kg的人每次食用約20g蛋白質粉和10g纖維粉,搭配300ml溫水或涼水服用。體重每增加10kg,增加5g蛋白粉。以此類推,100kg的人需要攝入40g蛋白質粉。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體重再高,也不應超過此數,避免造成肝腎負擔。
午餐:12:00前,主食(男性攝入量50g,女性攝入量25g),100g純瘦肉(如雞胸肉、里脊肉、魚肉等),250g蔬菜(葉類、瓜類、蘑菇類)。要求少鹽、少油。
下午加餐:16:00~16:30,重復早餐的內容,以高蛋白食物為主,提高代謝率并抑制食欲。
晚餐:18:30~19:30,與午餐相同,保持低鹽、低油,分量控制。晚餐結束后立即刷牙,象征一天進食結束。
“5+2”科學飲食法
席靜推薦的第二種方法是“5+2”科學飲食法。其核心原則是:一周7天中,5天正常飲食,2天(非連續)輕斷食。非斷食日無須刻意節食,但應保持均衡營養,避免高油、高糖食物。輕斷食日需要控制熱量攝入,女性約500千卡,男性約600千卡。
輕斷食日餐單推薦:早餐:1個雞蛋和1袋牛奶;午餐:中等大小,200g左右的水果;下午加餐:1根黃瓜或者1個西紅柿;晚餐:50g主食(女性折半)+50g肉+200g蔬菜。
溫馨提醒:午餐和晚餐可以對調,輕斷食日無須運動。為了緩解饑餓感并預防脫水,輕斷食日要大量喝水(每日2000ml~3000ml)。
席靜說,這兩種方案都適宜大多數健康人群。無論采用哪種,在開始前,都要先制訂方案,明確自己需要減少的重量。一般來說,減重速度不宜過快,每周減少0.5kg~1kg為宜。同時,要堅持適量運動,做好體重監測,每天23:00之前睡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