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自去年“五一”假期“出圈”以來,鹽湖區東湖農貿市場持續爆火,且看——

“長紅”一年間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5-12

去年“五一”假期,鹽湖區東湖農貿市場“火出圈”——多名網紅大V關注、外地游客爭相打卡、客流量猛增、商戶營業額翻倍、市場知名度提升……

一年來,東湖農貿市場管理方抓管理、抓服務、抓安全,商戶提標準、做特色、優產品。

今年“五一”假期,東湖農貿市場火爆依舊——各地游客絡繹不絕、知名網紅頻頻打卡、店鋪門前大排長隊、產品供不應求、商戶銷售額再翻番……

東湖農貿市場能“長紅”,是因為其在流量之外找到了更堅實的支撐點,把準了流量和經營之間的平衡,更將農貿市場基本的生活服務功能、運城特有的市井文化、快速發展的全新業態以及與之伴生的社交屬性、文旅屬性有機結合。

今年“五一”假期,東湖農貿市場火爆依舊,各地游客絡繹不絕、產品供不應求、商戶銷售額翻番。本報記者 茹 雅 攝

消費群體更“新”

許多運城人的早晨,是從東湖農貿市場的一碗胡辣湯開始的。

“五一”假期第一天,天還沒亮,東湖農貿市場關宇胡辣湯的店員已經開始忙碌。熬制中的牛骨湯還冒著熱氣,牛肉、面粉、木耳、豆腐皮、蔥花等食材已經準備就緒,店主關宇開始炒制牛肉,再經過熬煮、勾芡、調味,一鍋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胡辣湯就做好了。小油條、豆腐腦、水煎包等餐品也制作完成,等待顧客上門品嘗。店門外,“寶藏店鋪——北京大網紅強推打卡”的燈牌已經點亮,十分醒目。

上午9點,居住在中心城區鹽湖城小區的“00后”張先生來到店內,一如往常,他點了一碗胡辣湯和一份小油條。“熱氣騰騰的胡辣湯和小油條,吃著就像小時候的味道,勾起了很多童年的美好回憶。”張先生告訴記者,假期逛早市已經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儀式感”,這里不僅能品嘗美食,更能與這座城市建立一種深度的聯系。

采訪中,記者看到幾名游客拉著行李箱從出租車上下來,開心地走進市場。“我在鄭州上大學,趁放假來運城旅游,在抖音上看到這里有家胡辣湯店很火爆,好多網紅來打卡,一到運城我就趕緊過來嘗嘗。”一名年輕游客說著就直奔關宇胡辣湯。

“平時一天能賣400多碗,從去年市場火了之后,每逢小長假營業額都能翻倍,今年‘五一’假期客流量比去年還大,很多年輕人過來吃飯,本地的、外地的都有,店員忙得一刻不能停。”關宇告訴記者。

關宇胡辣湯的火爆,是今年“五一”假期東湖農貿市場再次火爆的一個剪影。

今年“五一”假期剛開始,東湖農貿市場就迎來客流高峰。記者走進市場,首先入耳的是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臨晉粽子,口味多,香甜好吃!”“剛出鍋黃河大鯉魚!”……商戶們的聲音充滿活力。攤位上的食品琳瑯滿目,鮮嫩欲滴的水果西紅柿、紅彤彤的櫻桃、色香味俱全的熟食、熱氣騰騰的小吃吸引著來來往往的游客上前挑選。從街頭到巷尾,前來游玩、打卡、購物的游客絡繹不絕,人頭攢動。而其間,不乏年輕人的身影。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和群眾消費觀念的轉變,東湖農貿市場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主戰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其中,將其視為體驗慢生活、重拾傳統生活方式的獨特場所。

若放眼全國,“年輕人愛上農貿市場”早已不是新鮮事,杭州的大馬弄菜市場、南京秦淮區科巷菜場、昆明大觀篆新農貿市場、青島團島農貿市場等都成為年輕人旅游打卡之地。

究其原因,是農貿市場除了滿足日常餐飲、購物需求外,還具備社交屬性和文化體驗感,閑逛其中,年輕人能從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短暫逃離,消解生活中的緊張和焦慮。對外地游客來說,比起山河湖海、歷史名勝以及高樓大廈、商場超市,早市更像是“透視窗”,能更直觀、快速地了解和融入一座城市。

 “五一”假期,關宇胡辣湯的店員忙得一刻不得閑。本報記者 茹 雅 攝

經濟模式更“輕”

早市經濟是一種“輕經濟”結構,其特點在于規模輕量、經營方式靈活、參與便捷。在這個“輕”經濟的領域里,“小老板”們不用投入過多資金,能繞開對技術和資源的“高要求”,快速參與到經營活動中,這為個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輕”體現在商戶的經營熱情中。

據悉,過去一年東湖農貿市場商戶數量增加了50家,現在商戶共有180家,其中三分之一為餐飲類。“市場火了以后,很多商戶過來咨詢,有些商戶想從別的市場轉過來,還有很多年輕人想自己創業,咱們店面數量有限,好多商戶排隊等著店面空出來呢。”東湖農貿市場經理李建龍說。

“輕”體現在經營方式多變。

“五一”假期第一天的下午6點,來自武漢的一家三口慕名來到東湖農貿市場的知味道燒臘鹵鋪。“燒鵝、燒雞、鹽水鴨,都可以預訂,做好打包帶走,也能發快遞。”盡管已經進入店鋪備貨時間,老板娘還是熱情地招呼著。一家三口預訂了燒鵝和椒麻雞,明早發貨,直接寄到武漢家中。

知味道在東湖農貿市場已經經營了8年,產品特色十分明顯。“我們的產品在市場內是獨一份的,有人想模仿我們但做不出我們的味道。”知味道工作人員表示,味道是基礎,靈活的經營思路才是他們成為“網紅”店鋪的關鍵。

從小攤到店鋪,到線上團購、網店,再到經營自媒體賬號,知味道持續求變,且成效明顯——

在抖音平臺搜索“運城燒鵝”,出現的第一家店就是知味道;在“運城市快餐好評榜”上,知味道名列其中;知味道自營的抖音號有1萬多名粉絲,老板娘用幽默風趣的視頻內容介紹自家產品,視頻數量已經達到1000多條,每條視頻反響都十分熱烈;知味道有自營網店,所有產品均可線上購買……

誠然,在線下便民店、果蔬超市和線上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競爭激烈的當下,迎難而上、適時轉型才是破局之法。

“輕”體現在帶動作用強。

經營11年的馬氏面食加工部平日有工作人員5名,每逢節假日都要增加人手,“五一”假期店鋪工作人員增加至10人,日營業額是平時的3倍;

經營9年的豆先生石磨坊平日有工作人員2名,“五一”假期工作人員增至6人,日營業額比平時也增加不少;

“五一”假期,東湖農貿市場內的流動攤販數量也是平日的數倍;

……

可以說,東湖農貿市場的經濟體量雖“輕”,卻能以小見大,有力印證社會各界對“經濟持續向好”的預期和信心。

管理方式更“嚴”

優化服務、提升效率的同時減少問題、降低成本,這種“加減法”思維適用于東湖農貿市場的管理。事實上,市場管理方也是這么做的。

如果說,市場去年“五一”假期的爆火是“意料之外的驚喜”,那今年“五一”假期之前的種種努力都是為了延續這種良好態勢。在這個過程中,有“加法”——

人員要“加”。一年間,市場的安保人員由11人增加到17人,并分成多個安保小組,在市場內不定期巡查,有效預防、解決糾紛。每逢節假日,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值班人員與市場安保人員同時在崗,共同守護。

安全要“加”。市場內水電線路、煤氣管道是重點檢查對象,硬件安全絕不能出問題。其次,市場管理方定期給商戶開展培訓,要求其文明待客,不能與顧客發生沖突,否則將面臨嚴肅處罰。

公平要“加”。市場內設置復稱臺,并在一年間升級換代電子秤80臺。“從水產到果蔬再到熟食,在鹽湖區市場監管局的監督下我們將電子秤一批批更新,一個個更換,堅決不允許任何一個商戶出現缺斤少兩、欺客宰客的問題。一年來我們一次關于稱重問題的投訴都沒有,可見效果不錯。”李建龍說。

暖心要“加”。據了解,市場計劃在現有基礎上完善飲水點和便民休息點,方便老年人、孕婦、孩子等群體使用。同時,對創業大學生、老年人、家庭困難群眾所設的流動攤位不收取任何費用。

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做“減法”——

首先是降低成本。盡管已經入駐和有入駐意向的商戶越來越多,但市場管理方并未借機提高租金,反而采取了多項租金優惠政策,降低商戶運營成本。“市場規定在今年1月10日之前繳納租金可以減免1000元,我交了租金后立即給我減了。我在這經營了多年,這項舉措真是令人很感動。”豆先生石磨坊經營者秦豐收說。

其次要清理違規亂象。如今行走市場,只見地面潔凈無污水,通道寬敞無雜物,瓜果、蔬菜、雜糧碼得整整齊齊,餐飲類商戶工作人員身穿統一制服并佩戴口罩、帽子,熟食攤位明亮整潔,市場內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制度,再不見垃圾亂丟亂放現象……嚴管與自治讓市場脫離了嘈雜,充滿了鮮活靈動的煙火氣息。

一年間,東湖農貿市場變得更“新”、更“輕”、更“嚴”,其本質是從傳統農貿市場模式向現代化、人性化發展模式轉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環境、消費體驗、商戶收益實現多方共贏,也讓市場成為兼具煙火氣、時尚感、品質感、文化感的經濟新載體、民生新空間。

(本報記者 李星星 余 果)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