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5-07
薛 源 張淑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強調:“不斷拓展協商方式和平臺。這是提高協商民主質量的重要基礎。”2024年以來,運城市政協規范優化“運事好商量”“委員之家”平臺,創新建立“界別凝心匯”,常態化開展“委員活動開放日”活動,形成了具有運城特色的履職品牌,為委員盡責擔當提供了多元平臺和充足空間,促進了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堅守主責主業,搭建深度協商互動的新平臺
人民政協的誕生和發展,始終蘊含著協商民主的精神和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總結人民政協歷史經驗,指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要堅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強調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明確了協商是政協的主責主業。
運城市政協立足“商量”的政協特色,設立市級“運事好商量”平臺,規范優化縣、鄉“運事好商量”平臺,目前市、縣兩級實現全覆蓋,鄉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同時,向有條件的職能部門、村(社區)進行拓展,形成了縱橫交錯、立體布局的協商空間,推動了協商民主的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運事好商量”平臺運行以來,堅持把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作為基本要求,形成確定議題、制訂方案、組織調研、互動協商、報送成果、推動落實、結果評價的七步工作法。在協商過程中,積極吸納利益相關方、基層群眾、智庫專家和有關方面代表人士參與,讓各方意見充分表達。同時,堅持開門協商,與媒體深度合作,將“商量”搬上熒屏,接受更多方面的意見建議,拓寬了協商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了協商的質量和成效。
把握界別特色,構筑廣泛凝聚共識的新載體
界別是人民政協組織的顯著特色,是人民政協的基礎、優勢和活力所在。政協委員由界別協商產生,來自界別、依托界別、代表界別。委員所聯系、所代表的界別群眾,不僅是委員履職的根基,而且是委員要帶動影響和團結引領的對象。委員通過聯系所在界別的群眾,宣傳政策舉措、了解思想動態,做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促進共識在聯系中形成和凝聚。
凝聚共識不能只是表面的附和,而是要通過多種方式達到內心的深刻認同。運城市政協把界別特色和凝聚共識工作統一起來,創新建立“界別凝心匯”,成為委員發揮界別專業優勢、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影響帶動更多人群的聚識平臺。目前,全市依托各界別已建成90余個“界別凝心匯”。每個“界別凝心匯”,由代表性的委員作為召集人,負責組織活動;每名委員都固定聯系5名—10名界別群眾,通過學習座談、調研協商、網絡互動、公益服務等實現聯系的常態化。
實踐中,部分“界別凝心匯”建立“凝心”微信群、發放“凝心卡”,向界別群眾公布委員聯系方式,設置委員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工作登記表,全程記錄聯系服務過程,并把履職成果的辦理落實情況登記在冊,及時反映給界別群眾。通過一系列的創新實踐,“界別凝心匯”達到了在常態聯系中聚共識、在破解難題中增共識的效果,實現了以“一個界別”帶動影響“一眾人群”的目的,從更深層次做實了“四個凝聚”工作。
發揮基礎作用,打造提升履職能力的新陣地
專門委員會是政協工作的基礎所在,是政協履職活動的重要載體,是直接面向委員、聯絡服務委員的重要窗口。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專門委員會通則》中,明確專委會主要任務是組織委員學習、幫助委員知情明政,組織委員開展履職活動,團結、聯系、服務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專委會作用發揮如何,直接反映委員履職的能力水平,直接影響政協履職的質量效果。
運城市政協全面加強專委會基礎建設,根據界別和專業特點,將委員全員入委,并依托專委會,成立“委員之家”,為委員履職搭建學習、交流、聯誼和服務平臺。目前,市、縣兩級政協基本實現每個專委會成立一個“委員之家”。
專委會基礎性作用和委員主體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賦能的有機統一體。當二者統一到“委員之家”時,委員履職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專委會履職成效得到有力保障。在“委員之家”,專委會通過組織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提升委員政治素養;通過邀請對口聯系單位協商互動,拓寬委員知情明政渠道;通過開展交流研討,調動委員履職積極性,提高建言針對性;通過組織文體活動等,增進委員間共識;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讓委員感受“家”的溫暖,真正把人民政協建成“委員之家”“民主之家”“團結之家”。
牢記初心使命,架起履職服務為民的新橋梁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政協作為黨領導下的政治組織,黨的初心使命就是人民政協的初心使命,要始終根植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十四屆全國政協自2023年起,部署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引導委員把履職與專業所長相結合,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了解民意、服務民生,以實際行動為人民幸福“加油助威”。
運城市政協積極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從2024年6月開始,設定每月21日為“委員活動開放日”。當天,市、縣兩級政協委員聚焦民生關切,發揮專業特長,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為民服務活動。同時,在市、縣、鄉“運事好商量”平臺,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和部分委員集中接待群眾來訪來電,傾聽民聲、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助力民生改善。
“委員活動開放日”的載體是活動、核心是主題、關鍵是開放、根本是為民,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服務群眾。活動開展以來,圍繞群眾關注的產業發展、增收致富、道路安全、日常出行、身心健康等方面,通過委員當場議、部門當場答以及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協調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把委員作業真正寫在了群眾心坎上。
“三平臺一活動”已經初見成效,它們在各自發揮作用的同時,又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構建起立體化、矩陣式的履職平臺和載體,全方位、多角度推動了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市政協機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