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4-10
記者 游映霞 通訊員 張曉鵬
“如今,河津的空氣越來越好,早上出來跑步再合適不過了?!泵刻煲辉?,家住敬賓小區的薛斌都要沿著城區主干道慢跑近1個小時。
環境空氣質量各項指標的改善印證了薛斌的說法。河津市2024年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54,同比下降14.2%;PM2.5濃度每立方米39微克,同比下降11.4%;PM10濃度每立方米75微克,同比下降12.8%;二氧化硫濃度每立方米13微克,同比下降35.0%;二氧化氮濃度每立方米28微克,同比下降12.5%……
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得益于持續不斷的投入和治理。近年來,河津市采取標本兼治、防治結合方式,統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推動空氣質量改善,藍天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
精準施策,控揚塵凈空氣
“四大攻堅行動”,揚塵治理是關鍵。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每天通過“一市一策”團隊走航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轉辦相關部門整改,“兩辦”督查室和紀委跟蹤督辦,黨政主要領導對整改情況“一月一調度”。
與此同時,該市住建部門全面落實建筑工地“六個百分百”管控要求,對工地揚塵問題增加苫蓋、整理圍擋;交通部門嚴查貨車超載問題,對道路積塵、路面破損問題進行整治銷號;農業農村和市政服務部門對主次干道日均兩次定期沖洗清掃,及時清理車輛拋灑物和積塵;33家企業發揮洗車平臺作用,運輸車輛在出廠前得到有效清洗,車輛表面的煤塵等污染物有效去除90%。
重點攻堅,厚植生態底色
河津是工業城市,傳統產業曾被貼上“黑”與“粗”的標簽。近年來,當地踏上綠色化、精細化發展之路,在焦化、鋼鐵、電力、水泥、工業窯爐等行業開展“凈廠”行動、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專項行動,制訂“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建立無組織排放管控清單,推動傳統企業綠色轉型、重塑形象。截至目前,當地4家焦化企業完成干熄焦改造,2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家煤電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家水泥生產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業窯類企業正開展脫硫脫硝除塵深度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河津市所有工業企業還在開展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原輔材料均入棚入倉,實施全封閉管理,并配置車輛沖洗裝置及吸掃灑水車,全面減少揚塵的無組織排放。
科學布局,助力綠色發展
33家企業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共布點118個監測點位……2024年,河津市加大生態環境各種硬件設施的建設投入力度,緊盯污染源,拿出“殺手锏”,精準發力,鐵腕治污。目前,該市已形成以2個省控站、7個鄉鎮站和企業微站監測平臺為基礎,無人機、走航車、高空視頻監控、便攜監測設備等科技“利器”協同發力的“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實時監控突高值、異常值,及時掌控區域內污染物及污染狀況變化趨勢,做到提前預警、快速鎖定,高效處置污染源,最大限度“削峰降頻”。
該市還建立會商研判機制,完善臨界污染天管控機制,強化每日預警預報。同時,在可能發生輕中度污染情況下,對當天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等提出精準管控建議,有力有效采取防控措施,協調機制愈發通暢。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前,河津市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攜手向大氣污染開戰,“責任共擔、信息共享、協商統籌、聯防聯控”正從紙面落實到治污一線。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