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深沉之愛”刻骨銘心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4-01

周登峰

去年深秋的風,帶走了我親愛的伯父周啟德。今時今日,雖說已進入春風和煦的季節,我卻沒有感到往年的溫暖與溫馨,無限思念涌上心頭。

想念伯父,他是滋養我幸福童年的“圣誕樹”。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伯父是我心中男神般的“偶像”。他是天津大學內燃機專業的留校生,曾在他的導師史紹熙教授任天津大學校長時調至校辦工作,因不愿意舍棄專業又主動回歸到內燃機專業從事教學工作。后來,天津市高教廳從天津大學選調一名教授擔任副職,他也主動放棄了這個別人眼中的機遇與好事。1982年,他赴日本廣島大學做了兩年的訪問學者,以學識淵博,氣宇軒昂,風度翩翩,桃李滿天下,人格魅力無限而著稱。從孩童懵懂記事開始,就知道伯父是我們王顯村方圓幾十里遠近聞名的“名人”“文化人”,每每有人談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他是王顯村的驕傲和自豪,更是我們家族的榮耀與底氣。在物資匱乏的20世紀70年代,每年只有寒暑假伯父才回來王顯老家小住,每次都是大包小包一大堆,其中90%都是給村里的鄉親父老從天津捎來的當時非常緊俏的的確良布匹、煤油燈、衣裳、藥品和食品等。當時的交通并不發達,他要坐火車在北京、太原中轉幾次才能回到運城,再乘坐公共客車到達王顯村。四五個沉重的大包袱兩個掛在脖子上,兩三個手惦著,真是不堪重負。我長大才明白這是他對父老鄉親的感恩之心、回報之情。他還常幫村里人買天津產的飛鴿自行車、海鷗手表等緊俏商品。

伯父帶回的大小包袱里總有我們小孩子愛吃的天津糕點、麻花、糖塊等美食和天津特色玩具,他每年兩次回鄉之旅都是我眼巴巴許久期盼的。最難忘的是他帶回的蝦米。每次他在精心篩選蝦米時,我都會湊到跟前觀望,他時不時地給我嘴里拈一兩個,那種帶著海味的香啊,讓我回味無窮、念念不忘。他做的凍肉也是一絕,讓人久吃不厭,再吃不膩,偷吃不剩。他給我和哥哥買的鞭炮是我每年春節最大的期盼和牽掛,是“爆竹聲中一歲除”的最強音。伯父陪伴走過的童年是很多小伙伴羨慕仰望的,是我刻骨銘心和終生難以忘懷的幸福與爛漫,就像西方兒童日夜期盼的“圣誕樹”,四季常青。

想念伯父,他是改變我人生軌跡的“家庭導師”。1983年從日本做訪問學者歸來的伯父給我帶來了一件日本計算器,這“神器”在當時國內還是較為稀見的。父親一再叮囑我“保存好,上大學再用”。這份漂洋過海的沉甸甸禮物,我一直珍藏到現在。我有生以來的第一張彩色照片也是伯父用他從日本帶來的相機照的,留住了我的美好少年。他還給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拍了很多,都是沖洗擴印好再來親自送上門,深受父老鄉親的青睞和感激。1984年中考之前,父親從他的認知和閱歷出發,始終是讓我考中專,以求早出農門。伯父暑期歸來之后,用了好幾天時間,苦口婆心地說服父親,堅定不移地讓我升入著名的康杰中學,徹底改變了我求學的人生軌跡。伯父始終關注關心著我的學習狀況,經常寫信引導我、勉勵我,無微不至,時時牽掛。在高三的晝夜拼搏中,我神經衰弱了,伯父心急如焚,特意讓人給我捎來了專治神經衰弱的“腦力寶”和20元錢。1986年的20元錢可是一大筆錢啊!當時我喝的“腦力寶”藥也成為宿舍里其他同學競相購買的大補藥。伯父一直希望我高考能考到天津去,考到他的身邊,但我還是不夠努力,沒能讓他愿望成真,這也許就是我永遠無法彌補的終生遺憾。真的對不起他的殷殷期望,對不住他的付出與關愛。

想念伯父,他是支撐我生活和工作的強大“精神后盾”。1990年4月23日,我親愛的父親永遠離開了我們。當年少無知的我們兄妹三人從家破人亡的噩耗中清醒過來,伯父疲憊、高大的形象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分擔著我們切身切膚的傷痛,安慰著我們難以承載的身心。安葬完父親之后,為了處置善后事宜,伯父在王顯老家待了半個多月,在承受著失去手足的悲痛之中走親訪友,東奔西跑,非常耐心細致地處理債權債務、設備變賣等各種遺留問題,徹夜難眠,身心俱疲。我跟伯父晚上睡在一面土炕上,經常在深夜偷偷地看到他一個人拿著父親的遺書流淚發呆,我也默默地淚流滿面,還不敢吱聲。他的德高望重和鄉情鄉恩始終感動著村里的每一位鄉親,在他殫精竭慮的操持下,幾乎所有的遺留問題都得以妥善解決。

父親去世之時正是我畢業實習結束的時候,處置好善后事宜后,伯父便把我帶到了運城,逐個拜訪他的故友同窗,一一托付我畢業分配的事情。回到天津,伯父也是時隔半月就來信詢問我畢業分配的進展情況,指導我下一步的跟進思路。如此反反復復經歷了九個月時間,我的工作才一錘定音,落實到運城地區技工學校。上班報到之后,伯父就給我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強調工作來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和不懈努力,服從領導,處好同事,干出成績。同時要求我,主動承擔“一家之主”的責任,用心照顧好母親和弟弟妹妹。在技工學校工作的日子里,我始終牢記伯父囑托,孜孜以求,誨人不倦,任勞任怨,在辦公室文秘干事、班主任和共青團等多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后來調整到勞動保障和人社部門工作也是一如既往,一絲不茍,腳踏實地地努力付出,辛勤耕耘,算是沒有辜負伯父的殷切期望和教誨。

父親去世之后,伯父從精神上給予我飽滿深沉的愛,就像黑暗中的明燈,始終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他無時無刻不在牽掛我們兄妹三人的成長,弟弟妹妹的上學、就業和成家,還有村里父老鄉親托付的孩子上學、考研、就業和老人赴天津看病買藥、買汽車配件等林林總總的事,伯父都十分上心。弟弟妹妹結婚前,他總會提前數日回到老家操持辦理,把婚事辦得喜慶熱鬧、順利圓滿。

想念伯父,他是照亮我人生歷程的閃亮燈塔。伯父一生忠于黨和人民,愛崗敬業,誨人不倦,愛生如子,勤于修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所熱愛的高校教育事業中。他深耕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具有崇高的人格和師德,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深受學生尊敬和愛戴。他的德高望重、德才兼備、行穩致遠在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始終讓我入腦入心,永遠是我人生的航標!他經常告誡我們,周家的家訓就是“好事多為”,與人為善。伯父一生廉潔自律,對家人和我們要求非常嚴苛,生活十分簡樸,1982年公派去日本做訪問學者時的一件呢絨大衣,他無聲無息地穿了30多年。伯父非常孝順,對奶奶的照顧始終是小心呵護、無微不至、和顏悅色的。但有時他也拗不過奶奶回老家小住的強烈愿望,每年春節不得不拋家舍口,陪伴奶奶回到老家過年。在伯父和我們幾個晚輩的精心照料下,奶奶得以安度晚年,直到93周歲而終老!

伯父退休以后,便成為我時刻的牽掛。我在北京奧運會前夕、2014年春節兩次陪伯父伯母到北京度假消遣,參觀游覽。2015年10月,伯父伯母在我大女兒結婚之時回到運城,我傾盡所能,竭盡照顧盡孝之心,讓老兩口度過一段美好時光。2021年7月,伯父伯母再次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也是伯父最后一次回鄉省親,我更是毫無保留地滿足了老兩口提出的所有夙愿,并將整個行程制作了專題視頻,記錄了老兩口走親訪友、祭奠祖宗、參觀景區的全過程。這也成為伯父與家鄉的最后一次親密接觸。

伯父生前始終心系運城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家鄉的人才培養、招生錄取、招商引資和技術引進都竭盡所能,尤其是在職期間,幾乎每年都帶隊到運城宣講天津大學招生錄取政策,與康杰中學、運城中學、鹽化中學等高中的師生結下了深厚感情。在天津,出于對家鄉的熱愛和眷戀,每年的節假日他都逐一地召集運城籍的天大在校生到家里包餃子團聚,其樂融融,其情切切。而今,斯人已逝,音容猶在,他的精神、他的教誨、他的愛都融入了我們的血液,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