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19
記者 韓維元
近日,走進萬榮縣通化鎮東毋莊村百畝櫻桃大棚施工現場,幾臺推土機開足馬力,挖溝開槽、平整土地;數十名焊接工人在進行鋼架焊接搭建工作。在現場指揮工作的該村黨支部副書記謝旭紅介紹道:“縣兩會結束后,我們著手推進設施農業發展。工程從2月份開始籌劃,3月5日順利開工建設。項目占地100余畝,規劃建設20個高標準櫻桃大棚,預計4月底至5月初完工。”
近年來,通化鎮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因地制宜引導農民種植櫻桃。通過連續舉辦櫻桃采摘節,推動當地文化與特色產業、旅游業深度融合,構建起集種植采摘、休閑觀光、產業服務、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進一步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為提升果品品質,通化鎮不斷優化櫻桃產業結構,在品種優化、設施櫻桃建設方面下足功夫。通過引進優質新品種,不僅豐富了櫻桃品類,還實現了櫻桃上市時間的提早與延長。
“在工程質量上我們嚴格把關,精心篩選了具有豐富農業設施建設經驗的施工團隊,嚴格按照行業標準和設計方案進行施工。”謝旭紅說。
在推進工程建設中,該村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村民參與的工作模式,確保項目如期推進。此外,由于移栽的櫻桃樹樹體較大,工程隊創新采用無人機進行櫻桃樹的運輸移栽,既有效避免了人工作業對樹體造成的傷害,又顯著提升了工程進度。
“實現櫻桃的設施栽培后,由于濕度、溫度等生長環境能夠得到精準調控,櫻桃在品質、產量及上市時間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提前,推動了櫻桃產業從傳統的‘靠天吃飯’模式向現代化的‘精準調控’模式轉變。”該鎮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通化鎮還將陸續完善冷鏈倉儲、電商銷售等配套鏈條,延伸采摘觀光、農耕體驗等農旅融合業態,讓設施櫻桃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源頭活水”。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