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拜謁平陸傅相祠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3-14

□劉鎖愛

在平陸最北邊的傅巖山上,赫然聳立著一座規模宏大的殿堂,紅墻綠瓦、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流金溢彩、氣勢磅礴、巍巍壯觀。這就是載于史冊、名揚海內外的傅相祠。

傅相祠 (資料圖)

(一)

這座傅相祠,建于1995年,是后人為紀念圣人傅說而重新修建的第四座祠堂。祠區占地面積30余畝,區內有記載傅說為相時豐功偉績的影壁,有巍然挺立的傅說石雕像,有風鈴搖曳的琉璃涼亭,有進行廟會演出的戲劇大舞臺,有拾級而上的大山門,有歷代文人墨客、名流賢達為傅相祠題寫的碑文,有上下千余年頌揚傅圣的詩詞歌賦、翰林墨寶……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今年是傅圣的3360年大祭,后人斥資為傅圣修建庭院。所以,當重新邁進這座傅相祠的時候,眼前耳目一新。東西大殿氣勢宏偉,建筑風格古色古香,條條長廊排列有序,亭臺樓閣、飛檐翹角、風鈴搖曳,曲徑回廊、彩繪勾勒,松柏常青、風姿綽約,一切都顯得莊嚴肅穆、神圣而氣派。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是傅圣的誕辰。每逢此日,全縣要舉行公祭大典。海內外的傅氏后裔(傅賴羅同宗),都要到平陸尋根問祖,拜謁先圣。從1995年至今,龐大的海外謁祖團,遠涉重洋回到平陸,為先祖宗祠的重建和相關建筑慷慨解囊、續繼香火。其實,傅相祠的香火千百年來,在人們對圣人的敬仰中,一直綿延不絕。

(二)

歷史上的傅相祠香客盈門、香火鼎盛。它始建于唐朝,唐以前已無考。此廟毀于日寇戰亂和“文革”時期,人們稱其為“圣人廟”。圣人廟的遺址在平陸縣城傅巖山下、圣人澗河的西岸。這里的地名都以圣人傅說命名。廟里松柏林立、古木參天,佛塔聳立、殿堂鎏金,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相映成輝,廟外山水相依、澗水環抱。每逢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獨特勝景、一望無垠。“傅巖霽雪”便是古虞平陸的“古八景”之一。

那時,民間在四月初一至初十,為圣人舉行廟會。其時,官員要舉行官祭大典。廟會期間,婦孺結伴、香客盈廟、頂禮膜拜、虔誠之至。因為地處古鹽道旁,各色人等絡繹不絕,商賈云集、買賣興隆、圣人佑福、國泰民安,成為一方之盛事。

小時候,常被大人們領著到圣人澗趕廟會。圣人究竟是個啥模樣呢?我并不清楚。當我隨著大人們來到圣人廟里祭拜圣人時,只見人頭攢動、香火繚繞處,有一尊塑像披紅掛彩、正襟危坐。香案上擺放著人們精工細做的花饃抑或堆積如山的麻花貢品。

出了廟門奶奶給我指了指一個并不大的小山包,說那叫“傅巖山”。奶奶說:“別看這山現在小點,古時候應該大吧!是圣人爺取土打墻給取小了。”小山之上永久地立著一塊石碑,上書“傅巖”二字。碑立于金代,無論風霜怎樣侵蝕、雨雪怎樣吹打,“傅巖”碑刻總是不褪本色。

在圣人廟旁邊,有平陸人祖祖輩輩住慣的土窯洞,其中,有一孔被人們稱作“圣人窟”,人們說那是圣人打墻時住過的。在窯洞的高崖上,夾著一層黑黑的麥秸草,是圣人喂馬時留下的。

只是,那時年紀尚小,并不知曉圣人爺是干什么的。當真正了解了傅說這一千古圣人,才覺得他的確是平陸人的驕傲,是華夏民族的自豪。

(三)

傅說是平陸太臣人,是我國殷商時期高宗武丁的賢相。他輔佐武丁安邦治國,形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武丁中興”的輝煌盛世,并留下千古不朽的歷史文獻《說命三篇》。他被稱為我國上古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建筑科學家。

傅說原本是一名奴隸,但他自小就聰穎多慧、才智過人、稟賦超群。他既有儒雅之風,又有安邦治國的雄才謀略,卻因身份卑賤而不被重用。當他不得其志隱居傅巖時,卻看到在這里常年苦役的奴隸們,為保護道路而單調地重復著“水來土掩”的笨拙方法,愈發心急如焚。

古時,傅巖位于虞虢交界,崤函古道直貫南北,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經久不息的澗河在其道旁流過。每當雨季,澗水暴漲,道路往往被沖毀,行旅者怨聲載道。這里常年駐守著一批胥糜(奴隸)刑人,治水護路。奴隸們簡單重復的操作,往往承受著非人的折磨。傅說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要用他的智慧為奴隸們解除痛苦,于是,他加入治水護路的行列,并在實踐中創造了“版筑”營造技術。這項技術在3000多年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為以后的打墻、壘壩、修圍墻、打土坯、圍龍屋、修民居、造長城等奠定了堅實基礎。他也因此成為中國建筑業的鼻祖。

傅說因版筑而名聲遠播,一時傳為圣人。當時在民間巡訪的國君武丁聞其人如獲至寶,親臨傅巖與其對話。對話中,武丁得知傅說不但有版筑治水的本領,而且還是一位安邦治國的王佐之才。此時的武丁求賢若渴,他想立即啟用傅說為輔弼大臣,但傅說是一名奴隸,依等級森嚴的“家傳天下”傳統,無法進入貴族領域治理天下。無奈,武丁在為其父小乙守孝三年之內,意納賢,而借故不語,然利用先帝托夢之詞,想方設法將傅說納入朝野。突然有一天,他將群臣召集起來,說是夜里夢見先王成湯賜給一位圣人,名叫說,有安邦治國之才。而遍視群臣百吏,無一人像說也,便命畫師繪出夢中的模樣,命百官四處尋找。《史記·殷本紀》中有記載:“武丁夜夢得圣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于傅險中。”

(四)

武丁的大膽提拔擢用,給了傅說用武之地,攝行當國,以朝諸侯。于是,君臣魚水,廣納諫言,嘉靖殷邦,殷商中興。武丁時期,農、林、牧、副、漁得到了大的發展。植物水分生理學知識的記載,要比古希臘有關的記載早1000多年。手工業、醫學、天文歷法、甲骨文字、青銅冶煉業等,在殷商時期就相當發達。“后母戊鼎”是現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具備中國漢字雛形的甲骨文,在殷商時期已相當盛行;傳統針灸學和醫學上的耳、鼻、喉、牙、泌尿、婦產、小兒、傳染等內外科,在甲骨文中早有記載,成了中華醫學的寶貴財富。從武丁配偶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骨角器,亦證明武丁時期手工業的超高水平。商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文明、最先進、最發達和國力最強盛的大國之一。

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傅說提出了許多關于治理國家的準則。首先,他給君王提出了“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的箴言,要求君王不要輕易發號施令,不要隨便動用軍隊,不輕易賞賜不稱職的人,不隨便授予不能勝任的將帥,保證國泰民安。在提拔和啟用百官時,他又給君王諫言:“惟治亂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一個國家的穩定在于百官,官職聘用不能任人唯親,更不能賜給品德不好的人。這種論點在今天的選才上,仍不失為一種好的借鑒。

尤其是傅說在長期的實踐中,提出“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樸素唯物史觀,告誡后人要做成一件事情,知道怎樣做并不難,但做起來就難了,做好一件事情,要貴在實踐。這番哲理,對當時的社會進步,對商朝的中興,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傅說作為歷史上備受官民崇拜的一位圣人,比孔子還早了近800年。人們推崇他、瞻仰他、紀念他,就是要弘揚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天,再一次站在傅相祠前,仿若與先賢目光接壤,在此,虔誠地向圣人致敬!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