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漢代灰陶博山爐:一爐千山香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3-14

□記者 楊穎琦

文物名片 

主角:灰陶博山爐 

出生時間:漢代 

尺寸:高26厘米 

藏寶地:鹽湖區博物館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在最近熱映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幫助哪吒與敖丙保存魂魄、重塑肉身的七色寶蓮,同電影中的其他道具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細心的網友也發現了,七色寶蓮與西漢錯金銅博山爐造型十分相似。而在鹽湖區博物館,也有一件來自漢代的博山爐,是用灰陶制作而成的。

初見這件灰陶博山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挺拔而優雅的身姿。它整體由爐蓋、爐身、爐柄和底座四部分組成,通高26厘米,灰陶材質,比例協調,線條流暢。從下往上觀賞,寬而大的底座支撐著整件香爐,底盤上刻有魚形裝飾;爐底凹入柄內,穩穩支撐著整個爐體,猶如堅實的大地承載著世間萬象,柄身盤旋而上的線條也在指引著我們的視線繼續向上。爐身則呈半球形,腹部微微鼓起,飽滿而圓潤。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高聳的爐蓋。在爐蓋的肩部,一周排列整齊的波浪形鏤孔,似海浪一般向我們翻涌而來。這些鏤孔不僅為爐內香料的燃燒提供了充足的氧氣,更為整個器物增添了靈動與通透之美。透過鏤孔,仿佛能看到裊裊香煙從中升騰而起,彌漫在那時的宮殿或庭院之中。爐蓋的頂部則似山巒一般,層巒疊嶂,錯落有致。工匠們以寥寥數筆,就將山峰的不同層次勾勒出來。這些雕刻細節豐富,線條細膩流暢,將山巒的神秘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感嘆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

西漢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藝術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在那個時代,人們開始對長生不老、羽化登仙有所追求,還將這些追求傾注在身邊的一個個物件之上。相傳,漢武帝好熏香,就遣人專門模擬傳說中的博山制作了一個造型特殊的香爐,是為博山爐。博山,則源自道教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在古人的觀念里,博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那里常年云霧繚繞,山上遍布珍禽異獸和名貴草藥,充滿了神秘氣息,也成為人們心中向往的地方之一。后來,人們將香爐設計成博山的形狀,點燃香料后,煙霧從爐蓋的鏤孔中緩緩升騰,宛如云霧從仙山之中裊裊升起,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仙境氛圍。人們相信,在這樣的氛圍中焚香祭祀,可以祈求長生不老、福運安康。

此后,作為一種高雅的生活情趣,焚香逐漸在朝堂內外流行開來。王公貴族、文人雅客使用青銅、錯金等昂貴材質的香爐焚香祈愿,尋常人家也用陶、瓷等尋常材質制成的香爐燃香祈福,感受那不同尋常的“仙意”。對于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博山爐不僅是一種實用的器具,更是一種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承載著西漢時期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此刻,讓我們循著裊裊香煙,探入那段悠悠歷史,細品博山爐中的萬象乾坤。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