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3-12
□王思恭
3月7日晚,蒲景苑·周末百姓劇場座無虛席,河南省靈寶市蒲劇團帶來的蒲劇傳統名劇《麟骨床》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牢牢吸引著觀眾的目光。劇場不時傳出的掌聲、笑聲和贊嘆聲,是觀眾對該劇的評價和肯定。

《麟骨床》劇照 孫立功 攝
《麟骨床》劇情一波三折,發人深省。東晉時,家道敗落的牛二因口角,與其妹文嫣失手打死妻子馬氏,二人賣身禮部尚書張治府中為奴避禍。有才有貌但卻野心勃勃的文嫣以色誘惑,張治拒納,并將其逐出府。刑部許士禮見文嫣貌美,收其為義女,獻與晉帝。初為宮女的文嫣心有不甘,趁晉帝醉臥麟骨床之際,與帝同眠,反誣晉帝酒后強納。晉帝為遮丑事,將其封為貴妃。文嫣得寵,懷恨張治、郭后,進讒栽贓,致使郭后打入冷宮、張治下獄,繼而野心膨脹,酒中下毒,欲害晉帝,奪權篡位。陰謀敗露,晉帝賜死文嫣,并將許士禮下獄,郭后、張治則昭雪復位。
《麟骨床》又名《文嫣》《富貴夢》《文嫣之夢》,原是蒲劇南路戲二十四本中上八本之一出,1956年由蒲劇老藝人李心海口授,芮城縣蒲劇團演出。1979年,趙乙、杜波(執筆)、李安華改編,趙乙、李安華導演,張峰、武秉正、吳鳴作曲,臨汾地區蒲劇團以田迎春(飾文嫣)、張慶奎(飾張治)、王天明(飾晉帝)、楊翠花(飾郭后)、筱嬡娜(飾張夫人)、范俊全(飾許士禮)、李琴娥(飾馬氏)的強大陣容,攜《麟骨床》赴省演出,榮獲多項大獎;晉京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榮獲原文化部劇本創作和演出二等獎。該劇目成為京劇、秦腔、河北梆子、評劇、吉劇等28個劇種先后移植的經典劇目。
靈寶市蒲劇團沿用“79版”《麟骨床》原本,由該團一批藝術骨干擔綱主演:扮演文嫣的優秀旦角演員、河南省戲劇大賽金獎獲得者楊金菊,扮相俊秀、表演細膩、分寸適度、收放自如,唱腔字正腔圓、優美動聽,將文嫣聰明伶俐但卻心術不正、品行不端,為謀富貴不擇手段、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丑惡靈魂,揭露得淋漓盡致。整場戲劇情節環環緊扣、引人入勝,她層層深入的表演,將全劇推向高潮,著力塑造了一個可恥、可笑又可悲的典型形象。
優秀須生演員、第四屆中國戲劇紅梅獎獲得者孫建民扮演禮部尚書張治,儀態端正莊重,唱腔因辭生腔、聲情并茂,表演洗練大方、張弛有度,游園時“老夫我下朝來無可消遣,信步兒來在了自家花園”的核心唱段韻味濃郁、激情昂揚;襯托喜悅心情時單甩、雙甩、旋甩等翅子功特技,嫻熟自如、得心應手。隨著劇情鋪展,他將張治對牛二、文嫣凄苦身世的憐憫,對文嫣厚顏挑逗、誣人清白的深惡痛絕,當機立斷、連夜將其逐出府的剛正果斷,后又遭受陷害、負屈蒙冤、平反昭雪、揚眉吐氣的情感變化,表達得精準深刻、細致入微,是不可多得的全才型演員。
扮演晉帝的須生王原杰,扮演郭后的青衣史冬梅,扮演張夫人的老旦陸贊麗,扮演許士禮的大凈張亞洲,扮演馬氏的青衣張妙齡,扮演牛二的丑角張秋良等劇組演員在劇中均有不俗表現,較好地完成了人物塑造。各個專業密切合作,保證了劇目的成功。
與運城一河之隔的河南三門峽市是蒲劇的基本流行區之一。靈寶市蒲劇團成立于1953年,先后以振鋒蒲劇團、靈寶縣大眾蒲劇團、靈寶縣蒲劇團命名。1956年,該團曾參加山西省首屆戲劇匯演,取得佳績;1960年,與靈寶眉戶劇團合并;1965年11月,曾為前去參觀游覽的李宗仁、溥儀演出了蒲劇現代戲《談不攏》;1966年,與靈寶豫劇團合并,改稱靈寶縣工農兵文工團;1969年稱靈寶縣文工團;1980年復稱靈寶縣蒲劇團;撤縣建市后,稱現名。
建團72年來,該團行當齊全,陣容強大,演出劇目達200多出,是蒲劇界的強團勁旅,與運城戲曲界多有交流、來往,運城各縣(市、區)是該團演出的重點區域。原運城市蒲劇團文華導演獎獲得者、一級導演李泉水,應邀為該團排導的《唐宮奇冤》《雞鳴函谷關》榮獲三門峽市戲曲匯演多項獎勵,排導的《宇宙鋒》榮獲河南省戲曲匯演一等獎。
近年來,靈寶市蒲劇團在團長劉春波為首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凝心聚力、克服困難,在人才培養、劇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均取得可喜進展,以精心打造的《麟骨床》《包青天》《薛剛反朝》《貍貓換太子》《善士亭》《雙官誥》等優秀劇目熱演城鄉,在各類匯演中摘金掛銀。此次率團來運城演出的該團副團長杭冰威出身梨園世家,是身兼演奏、表演的復合型人才,與河東蒲劇界也是沾親帶故的親戚。其妹杭嬌萌是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演出一團的旦角新秀;妹夫褚曉丹是榮獲中國戲劇紅梅金獎、主演多出大戲的二級演員。
期望靈寶市蒲劇團適應新形勢,大力培養新人,合力打造精品,常來運城交流演出,為蒲劇藝術的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