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2-26
□楊穎琦
“服化道考究、鏡頭語言在線、劇情在線,懸疑劇愛好者是真的喜歡”……
近日,一部懸疑探案劇從播出就走出了向上的口碑曲線,更有不少網友評論這部劇頗有“老劇”風范:“有種回到小時候看《少年包青天》和TVB探案劇的感覺?!边@部劇就是在央視八套播出的古裝懸疑探案劇《錦囊妙錄》。
從整部劇集的制作來看,電視劇《錦囊妙錄》被很多網友稱贊為“良心之作”。在置景、服化道上,電視劇對中國傳統非遺文化元素進行了巧妙運用,絨花、掐絲、緙絲、京繡、馬面裙等在劇中比比皆是,從款式版型、色彩搭配到紋樣設計、工藝制作,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劇中人物的服飾不僅符合角色身份和時代背景,其精美的繡工更是讓人賞心悅目,集中展現了中國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
因故事的地理背景標注在山西,劇中出現的河津、杏花村、汾河、花饃、土炕等山西元素,讓身為山西人的筆者在看劇時也倍感親切。整體置景風格參考山西王家大院古建筑群,主場景臨汾縣衙對標明代平遙縣衙設計搭建,古樸素雅的建筑風格,栩栩如生的木雕磚雕及錯落有致的灰磚青瓦,電視劇盡可能將故事融合在一幅幅充滿市井煙火氣的美好畫卷中,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
回到劇集中,該劇以女性探案為切入點,講述了命運多舛卻自強自救的羅疏,因洞悉人心、善解人意,得名“錦囊”。為改變命運,她向新任縣令韓慕之毛遂自薦,助力其破獲一起大案,自此暫留縣衙化身捕快,與心性赤誠、懷揣江湖夢的官家子弟齊夢麟攜手探案的故事。在劇情上,電視劇借鑒了民間十大奇案的故事,比如慘絕人寰的“無頭女尸案”、獵奇吊詭的“汾河裸尸案”、人心叵測的“酒坊殺人案”,在展現真實人性的同時還原了當時社會的人情冷暖與世情百態。精彩的劇情推動,也讓觀眾在觀劇之余也享受了一把“破案癮”。
與以往男性為主角的探案劇不同,作為一部以女性視角剖析犯罪心理的古裝探案劇,《錦囊妙錄》中的案件大多與女性相關,通過展現不同女性的故事與境遇,深刻揭示了古代女性所面臨的困境與不公。比如,“送子香堂案”反映的是古時女性的生育困境,“無頭女尸案”是討論女性生活的自由度和輿論壓力的問題……通過這些故事以古鑒今、小中見大,映射出今天的真善美。
劇中的女性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我掙明天。尤其是以女主角羅疏為代表,來到縣衙后,在縣令的啟發下,她去掉了名中的“香”字,成為縣衙的一員,獲得新生。羅疏的堅持與清醒,亦是當代女性的一種折射,“命,我自己掙;路,我自己走?!绷_疏勇敢地從過去束縛女性的框架中走出來,讓大家看到了女性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
劇中的女性不靠男性來施救,而是努力互相幫助。在“送子香堂案”中,羅疏和描翠以身涉險,深入香堂探求真相,在審訊時,縣丞陳梅卿建議將那些因為求子而被玷污的女子叫來問話,羅疏卻請求縣令放過她們,因為她知道在當時社會對于女子來說,名節是“命根子”,失節是“奪命索”;“無頭女尸案”則深刻地揭示了社會對女性的偏見,抽絲剝繭地讓大家知道,一個善良而忠實的可憐人是如何被社會偏見、流言和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殺”死的;在“贅婿殺人案”中,羅疏和喬若蘭被綁架后,兩個女性彼此關心,想出各種辦法周旋于匪徒之間,護佑彼此……這些細節,讓觀眾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女性的睿智與溫暖,看到女性之間的惺惺相惜。
奇案之下是世情百態的冷暖交織,市井之間是鮮活生動的探案群像。劇集不止有刺激的探案劇情,更讓觀眾走入普通人的內心,了解明朝底層百姓的真實生活。熙熙攘攘的街道、社會蕓蕓眾生、個人喜怒哀樂、三教九流、煙火中生才是“接地氣”的劇集魅力所在。電視劇《錦囊妙錄》以獨特的女性視角、撲朔迷離的案情為觀眾呈現了一部精彩的古裝探案劇。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古代女性的智慧與力量,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制作精良的影視作品所帶來的魅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