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漢夫子風雨竹石刻:忠義與藝術交織的不朽傳奇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2-24

□記者 薛麗娟

文物名片

主角:漢夫子風雨竹石刻

出生時間:清代

尺寸:高47厘米、寬47厘米

藏寶地:鹽湖區博物館

關羽被儒釋道尊崇,備受民眾愛戴,絕非偶然,皆因其能文能武、智勇雙全。

關羽的“文”,并非一般的舞文弄墨。《三國志·關羽傳》裴松之注本里明確記載“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足見他文化素養頗深。他不僅勤讀經典,還將為人處世的智慧融入“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之中,用以教育后代,今留有“四好”箴言碑。正是這份言傳身教的用心,使他被尊稱為關夫子、漢夫子。而關羽的“武”,更是震古爍今。他一生征戰無數,戰功赫赫。他手持青龍偃月刀,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憑借著非凡的武藝,成了民間敬仰的戰神。

他是忠義的象征,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力量的代表,人們敬仰他、祭拜他,既是對他英雄事跡的銘記,也是對他身上所蘊含的高尚品質的推崇。

除了關帝“四好”箴言碑刻,還有一方石刻同樣很有名,那便是漢夫子風雨竹石刻。這方石刻為清代所制,高47厘米、寬47厘米,以青石為質,共有兩碣,其獨特之處在于,以刮風下雨時竹葉形態的變化,巧妙組成一首五言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究不凋零。”短短20字,將關羽對劉備矢志不渝的忠誠展現得淋漓盡致。

細觀碑刻上的畫,一根風竹、一根雨竹,兩根翠竹拔地而起,雄健挺勁,叢叢竹葉清新俊逸、疏密有致、豐麗滴翠。整個畫面構圖簡練,主題突出。再仔細端詳,那在臨風搖曳中下垂的簇簇竹葉,竟組成了一個個文字,藏著這首五言詩。

關于其來歷,背后有著一段蕩氣回腸的三國故事。當時,關羽為護兩位皇嫂,被曹軍圍困。面對勸降,他與張遼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曹,善待皇嫂,知曉劉備去向便即刻前往。在曹營期間,曹操百般拉攏,賜宅院、擺宴席、贈金銀美女,關羽都不為所動,一心打聽劉備和張飛的下落。一日,關羽見狂風暴雨中翠竹堅韌,聯想到自己的處境,揮筆寫下此詩以竹明志。后來,得知劉備下落,關羽多次辭別遭拒,決定不辭而別,畫了“風雨竹”,托張遼轉交曹操,畫中藏詩表明去意。曹操雖不舍,卻也欽佩關羽的忠肝義膽,于是放行,還命石匠把關羽留下的“風雨竹”字畫刻在石碑上。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家喻戶曉,而他畫竹明志的軼事,更讓我們看到這位英雄鐵骨柔情與忠義無雙的一面。關羽的儒將風范不僅打動了曹操,也打動了無數后人,《風雨竹》流傳至今。后人多有仿制,而且至今,《風雨竹》扇面、碑帖等文創作品,也是眾多游客青睞的伴手禮。

漢夫子風雨竹石刻以竹葉藏詩,借物言志,寓意巧妙,既體現了傳統文化中書畫同源、詩畫相通的特點,也展現出關羽深厚的文化素養。雖正史《三國志》未對關羽文化功底著重介紹,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評價他“漢末才無敵,云長獨出群。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關羽不僅是武藝絕倫、威震華夏的武將和戰神,更是百姓膜拜、帝王尊奉的夫子和圣人,而這風雨竹石刻,正是他忠義精神與文化內涵的生動見證。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