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何以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臨猗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調查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2-17

張志斌

近年來,臨猗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項目建設為主抓手,堅持從實際出發,扎實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加快推進工業大縣建設,有力有效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扎實推動農業強縣建設

取得新進展

2022年4月,臨猗縣獲批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近年來,該縣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采取得力措施,推進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

該產業園占地71萬畝,覆蓋8個鄉鎮111個村19.5萬農業人口,以鮮棗和蘋果為主導產業。共投入資金20.9億元,修建田間道路804.6公里,建成高效節水灌溉田地52.1萬畝,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1個,建設冷庫1576間,實現園內總產值達114.4億元,主導產業產值達102.1億元,占總產值的89.2%。

夯實主導產業優勢。精心打造百畝現代設施鮮棗數智產業園,建設3000畝標準化生產“六統一”示范基地,推廣發展10.5萬畝設施冬棗,建成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設施冬棗種植產業區和優質鮮食棗生產基地,鮮棗年產值達9.8億元,主產區廟上鄉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鄉鎮,棗農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以“三新”蘋果示范園為引領,重點培育了早熟大衛嘎啦新品種,建設千畝新品種示范基地2個,百畝新品種果園35個,間伐改造老舊蘋果園10萬畝。集成應用蘋果脫毒、數字化水肥調控、病蟲害綠色防控、樹體營養平衡、輕簡化修剪、生態果園管理等6項新技術。“臨猗蘋果”品牌收益增量和增長率均躍升全國第7名。

強化科技應用支撐。先后與清華大學、西北農林大學等20余所高校、科研單位簽訂合作協議30余項,建設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平臺14家。加大科研經費投入,2024年達到2115萬元,是建設初期的2.11倍。培育專業技術人員和帶頭人844人。引進鮮食棗早、中、晚熟優良品種50個,成功選育“猗冬1號”“臨冬2號”兩個優良品種。成功繁育“一抗雙脫”矮砧蘋果苗木,解決了老果園更新不能直接重茬栽培的世界性難題。精簡高效生態栽培集成技術入選山西省2023年農業生產主推技術。

推動果蔬業綠色發展。大力實施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先進技術,節水灌溉覆蓋率達84.7%;化肥利用率減到52%,農藥利用率減到46%。臨猗縣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全國統防統治百強縣。全縣認證“三品一標”51個,新增認證面積15.43萬畝,被授予第二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

三產融合協同發展。充分發揮1個國家級和11個省級龍頭企業作用,構建農產品加工、銷售等融合發展新格局。新建17條果品分揀線,年分揀水果25億公斤。建設3000噸以上冷鏈集配中心20個,臨猗入選全國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電商龍頭企業御品一園蘋果銷售全網第一,年營業額2.3億元。產業園主導產業出口認定30萬畝,產量54萬噸,出口37個國家,出口量位居全省前列。

聯農惠農作用彰顯。積極探索產銷合作、訂單農業、股份分紅、產業聯盟等聯農帶農惠農模式,發展新型經營主體2000多個,建立創業孵化基地53家,帶動就業8.9萬人,創業就業率超過95%;產業園農戶加入合作社比例達60.2%,與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比例分別達52.8%和63.5%;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8.2%;產業園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萬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30%。

加快推進工業大縣建設實現新突破

近年來,臨猗以建設工業大縣為主攻目標,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和技術改造力度,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和潛力產業加快培育,先后開工建設工業項目102個,總投資115.75億元;加快實施數字經濟行動計劃,臨猗數字工業智慧平臺投入運營,有力地擴大了全縣的工業產能、提升了工業效率。

加快工業集聚區產業轉型升級。工業集聚區是臨猗縣的工業園區,主要是傳統產業,縣委、縣政府實行產業鏈“鏈長制”,支持幫扶4戶“鏈主”企業、9戶“鏈核”企業、100戶“鏈上”企業做大做強。2022年投資4.22億元對豪鋼重工、東睦華晟、華恩實業等11個傳統產業項目進行提升改造。2023年,引導11家企業依托現有技術和生產線進行技術升級改造。2024年爭取省技改專項資金,支持11個企業實施了技改項目。加快構建粉末冶金全產業鏈,東睦華晟5000噸高性能軟磁芯項目、鑫晟新材料6萬噸軟磁制品生產線項目、東睦磁電項目等已投產運營,全力向中國粉末冶金之都邁進。2024年工業集聚區產值突破了100億元。

加快做大做優食品加工園區。充分發揮本地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食品精深加工業,推動食品加工園標準化廠房竣工運營。卓能果蔬凍干項目、康斯特生物科技果膠項目、昆侖國泰果干果脯深加工項目、康順達低糖果蔬深加工項目等加快建設,目前部分項目已竣工,將投入運營。以大北農飼料、晉龍蛋雞、畫寶剛食品等為主的熟肉制品加工產業鏈基本形成。胃你好、美味佳、美味源等特色食品深加工向精細化發展,突出品牌特色,打造優質產品。2024年全縣食品精深加工業產值達到20億元。

加快紙業產業園擴能提效。源泰熱能公司年產20萬噸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技改項目、年產5萬噸可沖散可降解無紡布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通過龍頭企業源泰熱能的吸附作用,招商引進造紙、加工、包裝等紙制品企業,四川陽陽、湖北漫花、河北花之護3家紙制品加工企業已投入生產。新引進的河北藍羽、德沐、乾沐等紙制品后加工企業,加上成立的3家本土紙業電商企業,紙業產值鏈條企業達11家,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顯現,成功獲批全省生活用紙消費品特色園區。

加快推進科創產業園建設。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科技創新產業轉移示范園一期工程8棟標準化廠房建成后,成功引進一清智駕公司等4家智能制造企業入駐。二期項目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建成,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成功引進星辰云圖、石頭智慧、宏晟世紀等3家智能制造企業落戶。科創產業園智能電子企業已達7家,智能制造產業集群不斷擴大。

全力打造漁藥特色專業鎮。全縣56家漁藥企業已全部通過新版獸藥GMP標準認證。根據漁藥生產許可管理、企業規模、誠信經營、人才培養、安全生產、質量管理等六大類16項指標進行企業量化星級管理。與上海海洋大學等10余家院校開展縣校合作,成功舉辦首屆全國漁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建成全國唯一的漁藥展示中心。

嚴格落實“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集中力量加快項目工期進度,100多個工業在建項目工期平均縮短兩個月,特別是同福食品加工項目,從洽談到投產僅用時45天,東睦華晟軟磁芯項目,從動工到投產用時不到6個月,跑出了臨猗工業項目建設“加速度”。

深化改革優化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臨猗堅持不懈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依靠政策支持,加強考核獎懲,有力有效地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改革促發展。持續深化鄉鎮財政體制改革,完善資產盤活、市場主體培育、土地整治、罰沒收入等措施,各鄉鎮累計獎返6200萬元,進一步激發了鄉鎮發展活力。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技隊伍改革,構建縣有專家、鄉有骨干、村有隊伍的三級農技服務體系。深化“果品代辦員”改革,成立果品交易監管委員會、果品代辦員協會,頒發從業資格證2010個,建設兩個鄉鎮果品交易市場,進一步建立了誠信有序、公平交易的市場秩序。

擴大開放促發展。堅持舉辦鮮棗文化節和果品文化節,舉辦晉陜豫電商合作發展高峰論壇,與山東沾化、陜西大荔組建中國優質冬棗產地聯盟。與運城海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在臨猗設置全省第一個縣級農產品出口檢驗檢疫窗口。皓美果蔬公司成為全省第二家、全市首家獲得海關AEO高級認證的果蔬類企業。華薪峰果蔬公司成功入駐阿里巴巴國家空間站,晉福源果蔬公司在泰國設立海外倉。臨猗至陜西合陽黃河大橋建成通車,徹底打通了臨猗直接通往陜西乃至西北的大通道,有力促進了物流業快速發展。

優化環境促發展。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牽頭領銜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四方面突出問題,出臺33條硬核舉措,全力推動問題整改,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向好。提升幫辦代辦服務,實行“承諾+融合”審批制,審批時限平均縮短了77%,重點項目前期手續辦結率達94%。現代農業示范區“一合一前兩優化”代辦審批模式,被省商務廳確定為“全省開發區優化審批服務和‘全代辦’服務典型案例”。

精準服務促發展。扎實開展精準入企服務,由10名縣級領導分別包聯全縣76家規上工業企業,職能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分4個片區,組成入企服務小組,深入企業走訪,摸清企業底數,圍繞“解難題、送政策、督安全、知動態”四大服務事項,定期開展入企服務,全面提升入企服務工作水平。去年前8個月,就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57個。如幫助兵娟制衣公司協調解決生產訂單難題;幫助力達集團解決項目立項備案問題。

政策支持促發展。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建設農業強縣、工業大縣,促進高質量發展,有的放矢地出臺了科技、人才、金融等支持政策措施。持續深化縣校合作,依托河東博士研究院外聘專家博士26名,柔性引進人才20多名,為企業解決重點難點問題50多項。統籌發展現代農業中央和地方配套財政資金4.13億元,撬動社會資金16.87億元。引進西北農林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等專業人才40余人,培育電商主體900余家,帶動從業人員6萬余人。

獎懲并舉促發展。縣委明確規定,評比考核排在前兩名的鄉鎮,全縣通報表揚,機關干部評優評先名額比例增加5%,年度考核獎上浮20%,所在鄉鎮主干優先推薦為擔當作為干部,干部提拔重用優先考慮,真正讓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位子、有面子;評比考核排在后兩位的,除了在全縣干部大會上做檢查,半年內機關所有干部不得提拔重用(包括晉升),年度評優評先名額減半,個人年度考核獎下降20%;連續兩次考核排在倒數第一的,對一名鄉鎮主干調離崗位,讓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騰位子、丟面子,在全縣上下形成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激勵鞭策各級干部盡職盡責、擔當作為、爭創佳績。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