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09
張學晉 蘇 野
元旦假期,芮城文旅市場熱潮涌動,人氣興旺:圣天湖景區日出的鏡頭出鏡央視新聞節目,觀看白天鵝的游客絡繹不絕;永樂宮景區文創商品琳瑯滿目,游客愛不釋手;有數百名體育健兒參加的登山比賽你追我趕,氣氛熱烈……
回首2024年,芮城縣在文旅康養項目建設、旅游業態豐富供給、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服務保障提質增效、文旅節會宣傳推廣等方面攻堅突破,全縣文化旅游工作呈現全面開花、亮點紛呈的良好態勢。
項目牽引,文旅市場激活新動能。著力完善文旅產業要素,持續推進文旅項目建設,2024年在建文旅項目10個,重點推進了永樂宮壁畫博物館、壁畫臨摹基地、風陵渡“好運角”等文旅產業項目建設。其中,永樂宮壁畫博物館總建筑面積16855平方米,規劃建設陳列展覽區、觀眾服務設施區和藏品區等。先后建設運營了攜程度假農莊芮城黃河灣聯營店、菊花產業園、游客集散中心等一批項目,打造了一批產業要素齊全、產業鏈條完備、公共服務完善的綜合性康養旅游目的地。
創新引領,文旅融合奏響新旋律。以永樂宮5A級景區創建為引領,加快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賦“碼”發展智慧旅游,永樂宮攜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運用前沿的生成式AI技術,對《朝元圖》壁畫受損和缺失部分進行重新繪制,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永樂宮壁畫藝術特展”,讓永樂宮壁畫煥發新生;興“文”發展節會旅游,承辦省級鄉村村晚大比拼,全省15支代表隊集結芮城,實現從中央到縣級的四級媒體聯合直播,觀看人數創歷史新高;整“活”發展演藝旅游,舉辦書畫藝術節和以菊花、花椒、荷花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深挖景區特色,推出永樂朝元、八仙賜福、圣火之光、城隍祭祀等沉浸式演藝,提升游客體驗感和參與度。
四季歡歌,文旅活動綻放新光彩。群眾文化異彩紛呈,組織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戲迷演唱會、文化服務宣傳周、免費送戲下鄉、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等各類文化活動2200余場次,服務群眾26萬余人次。精品節目斬獲頭獎,打造鼓樂舞蹈《麥子熟了》、歌伴舞《家在芮城》、戲曲《長坂坡》等十多個文藝節目,其中《麥子熟了》榮獲第十二屆山西省“群星獎”。公共服務深入人心,積極籌辦繪畫、書法、音樂等各類公益藝術培訓班20多期,培訓500多人次,先后舉辦魏風講堂、二十四節氣、親子閱讀等40多場活動,不斷擦亮“書香芮城”的文化名片,精心制作非遺普及視頻、開展“芮圖有聲”“芮圖百課”等線上活動,成功構建起“云端上的文化家園”。
拓寬賽道,文旅宣傳推出新花樣?!熬怼蔽幕顒油茝V,根據時節特點,策劃舉辦春節、五一、國慶等“七節”文旅活動,發布“四季”活動攻略和精品旅游線路,以真誠打動人心,用新場景、新表達吸引流量;“卷”全媒體營銷矩陣,邀請晉行記文史研究院、古建專家,聯動董宇輝、米雷、鄂倫春小虎等一批優質文旅達人,利用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宣傳手段,打造內外合力的宣傳新格局;“卷”流量轉化效應,在“與輝同行”走進芮城和《黑神話:悟空》上線之際,緊抓熱搜,借勢發力,推出尋找董宇輝同款表情包、“天命人”之旅活動,持續密集發聲,將“流量”轉化為“收益”,芮城旅游呈現井噴式增長的良好態勢。
“寵客”聽勸,文旅服務邁上新臺階。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發力,不斷健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體系,提高文旅惠民服務效能。實施“10元游芮城”惠民舉措,全年共計售19874張門票;編制《芮城縣旅游景區服務質量提升任務清單》,統籌推進各景區在標識系統、環境衛生、綠化養護、服務技能等方面不斷提升;強化行業監管,開展餐飲、住宿、購物、交通、服務專項提升行動,確保游客玩得開心、游得安全。
黃河明珠,秀美芮城。下一步,芮城縣繼續圍繞“一城兩區三門戶”的思路和目標,錨定1544工作矩陣,鉚足干勁,奮發有為,聚焦“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的工作目標,系統謀劃、全域推進,努力把芮城打造成為聞者向往、來者依戀、居者自豪的沿黃旅游勝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