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06
記者 牛嘉榮 通訊員 史峰峰
深冬時節,走進永濟市張營鎮張營村,一塊塊小菜園點綴在村巷之中。
暖和時,辣椒、香菜、生菜等各類蔬菜,被黃色的木柵欄圍起來;天氣轉寒,木柵欄里又種滿了菠菜、香菜等越冬蔬菜。小菜園里的綠色,讓張營村危房拆除后的空曠院落重現生機,成為和美鄉村建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是張營村黨員干部實施‘見縫插綠’行動的成果。村里把43處危房及空心院落拆除后,打造成‘兩米菜園’,鼓勵村民自愿參與、自愿認領、自己管護、自己收獲?!睆垹I村包村干部張文濤介紹起用精品菜園點亮和美鄉村“張營樣板”來如數家珍,“小菜園建設的背后,是張營村上上下下用心、用力、用情的結果?!?/p>
用心,“拆?!迸c“拆舊”并舉
翻開張營村“千萬工程”項目實施推進表、“兩場一循環”示意圖,一幅“村美人和”的幸福畫卷鋪展開來。村內主巷道兩側硬化、循環圈綠化、空心院落及危房整治、文化廣場提升、新建黨群服務中心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有序推進;全民健身文體活動廣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與便民服務循環圈的建設,也成效顯著。
“能夠更好地服務群眾,讓和美鄉村建設的成果惠及民生,是我們開展工作的主體思路?!睆垹I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鋒剛說,“拆舊比拆危難度大多了,但為了打造好和美鄉村的‘張營樣板’,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p>
張營鎮黨委、政府也與村干部一起想辦法。先從實地察看、外出學習做起,再從謀劃項目入手,最后按照“專班負責、逐屋推進”的思路,進組入戶宣傳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政策,把全體村民們的心凝聚到和美鄉村總體規劃上。十余次的座談交流、14個項目落地(公共服務類項目5個)、925萬元投資資金的到位,打開了危房拆除、村委會舊辦公場地改造、空地利用的新局面。
為提高留守老人的生活質量,原占地400平方米、四室一廳的黨群服務中心,被改造提升為集餐飲、娛樂、休息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日間照護服務中心。
除此之外,還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個小菜園、兩個小花園,并在閑置空地上建設了兩處小游園。約3000平方米的游園里種滿了櫻花、白蠟、月季等觀賞植物,一步一景,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還提升了鄉村“顏值”。
“潔凈亮美”的人居環境、“暢安舒美”的公共服務,激發了群眾共治共享參與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
用力,“治表”與“治本”并重
如果說“拆危拆舊”是和美鄉村的“張營樣板”的治表之策,那么以項目帶動為抓手則是該鎮黨委、政府的治本之舉。
“我們實施鎮、村班子對接項目負責制,通過倒排工期,一周一調度、一月一總結,壓茬推進項目落地開花?!睆埼臐J為,這緊緊扭住了建設和美鄉村的“牛鼻子”。
該鎮黨委、政府成立和美鄉村工作小組,以張營村提檔升級為主攻方向,通過創新村鎮融合、村企融合、村校融合“三融合”舉措,有效借助鎮政府駐地、駐村企業等資源,堅持“全員參與建設、全員共享成果”理念,發動全民參與村莊建設,全員參與保障落地。
張營村掀起的轟轟烈烈建設和美鄉村攻堅行動,感染了張營鎮全體村干部。大會小會上,大家紛紛給鎮黨委、政府要項目、談規劃。為了干一件成一件,該鎮根據閑置空地資源較多的實際情況,批準了舜帝村、小樊村的“軍令狀”。兩個村的村“兩委”又把組織動員群眾參與納入推進工作的關鍵環節,整治空心院落、危房56處,打造小花園、小菜園11個,全鎮和美鄉村呈現出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
用情,“常摘”與“長管”并存
“剛開始叫人拆空院舊房改種菜的時候,我挺想不通的。”張營村村民郭芬蓮在自己認領的小菜園里拾掇越冬菠菜,“看到村干部一趟趟來家里做工作,想到生活了幾十年的村莊之前臟亂的現象,我才勉強同意試試看。”
和郭芬蓮一樣想法的村民大有人在:有的擔心空院舊房拆了之后會被收回宅基地使用權,有的擔心村里在拆后建停車場,有的住在城里的還專門回村看看拆后再種的效果……
米醋企業提檔升級中、集貿市場建成了、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快投產了……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健全、人居環境整潔、產業發展強勁、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和美鄉村樣板,“產業+人文+服務”的發展思路,溫暖著村民們的心。
“和美張營,是建給誰的?當然是建給咱們農民的。”村頭巷尾,村民們的心凝聚到了一起,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活力正在久久為功中競相迸發。
既攻堅“拆危拆舊”,又注重挖掘文化,和美張營正錨定規劃藍圖,努力呈現氣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新張營,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