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我市以河湖長制工作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河湖長制,發力河湖“長治”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04

本報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開展“清河保質”行動、“兩清一暢”行動,及時發現問題并全面整肅,示范引領成員單位和基層河長履職盡責。

聯合河南省洛陽市、三門峽市、濟源市,建立兩省四地五機關小浪底公益保護協作機制,跨界合作不斷深化。

運城河湖長制IP形象“河小關”、母親河彩繪驚艷亮相,主題宣講、志愿者行動此起彼伏,全面掀起社會各界參與河湖保護和宣傳的高潮。

……

河湖長制,發力河湖“長治”。2024年,我市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持續引深創新河湖長制工作,切實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加快推進水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從“獨角戲”到“集體舞”

頭頂烈日炎炎,身上汗流浹背。去年5月7日,市河長制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采用“四不兩直”方式,從汾河的新絳與侯馬交界,一直到萬榮入黃口,對汾河運城段全線不間斷巡河并對防汛備汛情況進行徒步巡查。這是繼3月17日后又一次拉網式巡河巡查,共發現問題19處,均得到及時梳理解決。

市河長辦的“巡河打樣”,帶動基層河長和成員單位加強河湖管護。守好河湖“紅線”、護好母親河,保障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生態環境,成為全市上下共同行動。

從領治到共治,“獨角戲”變“集體舞”。2024年,全市各級河長共巡河88946次,其中市級河長巡河88次、縣級河長961次、鄉級河長8117次、村級河長79780次。市河長辦在垣曲、平陸、夏縣、鹽湖、稷山5縣(區)開展巡河情況抽查,約談鄉村兩級河長38名,督促各級河長巡河履職,打通巡河“最后一公里”。

跳好“集體舞”,須有“領舞”主心骨。一年來,圍繞全市河湖長制工作重點任務,我市印發市總河長令,圍繞幸福河湖建設任務和河湖庫“清四亂”,分別印發市總河長第02號令和第03號令,明確幸福河湖建設七大分類23項任務和“清四亂”責任部門,進一步落實河湖管護長效機制。

通過省級評估,運城鹽湖、亳清河垣曲段、白沙河夏縣段被評為省級五星幸福河湖,涑水河永濟段、汾河新絳段、汾河河津段被評為四星幸福河湖;涑水河臨猗段被評為三星幸福河湖,2024年度省級幸福河湖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跳好“集體舞”,部門協作漸入佳境。作為主要牽頭部門,市水務局協調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開展中心城區干河、常硝渠聯合巡查,督促推進常硝渠、干河環境整治。2024年汛期,組織成員單位在汾河、涑水河開展聯合巡查。同時,聯合洛陽、三門峽、濟源建立兩省四地五機關小浪底公益保護協作機制,推動解決河湖重點難點問題。

跳好“集體舞”,匯聚社會合力。2024年7月4日,市河長辦正式發布運城市河湖長制標識和“河小關”IP形象,引發眾多媒體報道,公眾反響普遍積極且熱烈,關愛河湖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立足開展社會化活動,我市還利用“河小關”抖音號發布河湖題材短視頻42個;市縣兩級聯動開展開學第一課河湖長制進校園活動,開展河湖長制宣講13場,組織青少年完成13幅母親河彩繪;聯合市總工會、市婦聯等單位,在鹽湖22號堤埝舉行“關愛河湖,保護母親河”全市聯動啟動儀式,特別是組織開展了凈灘志愿行動10次,在全社會形成愛河護河濃厚氛圍。   

從“治一河(湖)”到“治全域”

2024年2月,萬榮縣河長辦利用無人機開展巡河,在三交河萬榮段發現一起傾倒垃圾行為,于是立即向屬地鎮政府下發交辦卡,明確要求立即核查處理,并加強日常監管,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據悉,萬榮縣河長辦全年使用無人機開展巡河65次,發現解決問題4處。同時,利用無人機拍攝河湖宣傳視頻3個,呼吁社會大眾共同守護碧水藍天。

裝備拔頭籌,治理爭上游。2024年,我市河長辦累計投資十余萬元,為13個縣(市、區)配備13臺無人機,并組織縣河長辦工作人員開展無人機操作培訓,進一步提升各縣(市、區)河長辦履職能力及水平。通過使用無人機進行河道巡查,實現了河道管控全覆蓋,以往看不到、過不去的地方都被納入了監控范圍。“兩清一暢”專項行動中,利用無人機對涑水河全段進行飛檢,拍攝專題飛檢視頻6個、發布宣傳視頻3個、發現問題101處、下達限期整改督辦單3份,做到排查一處、清理一處、銷號一處。行動期間,沿涑水河六縣(市、區)共出動人員620人次,動用機械2700余臺次,清理雜草1.5萬平方米、淤泥9500立方米、河道內外各類垃圾1580立方米。

圍繞“一泓清水入黃河”,市河長辦在全市范圍內常態化開展“清河保質”專項行動,進一步壓實基層河長責任,督促水務、環保等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共發現河道垃圾、漂浮物、淤積、施工影響等問題386處,全部整改完成,維護河湖面貌。

涑水河是運城的母親河,也是黃河的一級支流,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推進涑水河全流域治理至關重要。截至目前,總投資3.69億元、治理長度6.8公里的涑水河絳縣城區段生態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資2.3億元,投資完成率62%,主體工程年底完成。總投資2.23億元、治理長度36.5公里的涑水河永濟段河道治理工程(伍姓湖—涑水河入黃口段),完成投資2.22億元,投資完成率99%,即將全面完工。同時,繼續實施涑水河生態補水,已補水4933萬立方米,保障了河道生態基流,沿途的地下水資源得到補充,河道生態功能初步得到恢復。

在中心城區,我市加快推進運城市排洪通道(姚暹渠)改造工程,主要對姚暹渠城區段干河以下渠段進行拓寬改造,改造長度45.307公里。目前,鹽湖段、永濟段初設批復總投資約6億元,相繼開工建設。同時,努力做好姚暹渠城區段、常硝渠、干河、老官道河、姚暹渠景觀段、硝池灘應急分水泵站等維護管理和監督工作,開展姚暹渠、老官道河日常巡渠及打撈工作,確保景觀段岸坡無雜草、水面無垃圾,老官道河無垃圾、無礙洪物,成功應對了7輪強降雨過程,確保了中心城區及姚暹渠行洪安全。

從治生態到興文旅

在汾河流域新絳縣干流段綜合治理項目起點的大壩上放眼遠眺,數十公里的老堤壩煥然一新,猶如汾河邊蜿蜒的長城,守護著沿線村莊的農田和居民。

“老堤壩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壩面寬度大都在3米到4米,汛期巡河時會車都比較困難,臨河道主槽處更是容易發生險情。”新絳縣汾河防洪能力提升項目部負責人趙康介紹說,“這次改造,我們對整個壩體進行加高加寬培厚,壩體進一步穩固,壩頂道路凈寬達到7米,有利于巡河和搶險。同時,對險工段進行了重點防護,整個堤壩的防洪能力得到全面加強。交通部門實施的壩頂瀝青道路,更是給沿線群眾提供了一條休閑娛樂的水利長廊和生態景觀長廊。”

筑牢河道堤防,與汾河和平共處。2024年,我市持續謀劃實施汾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11項,總投資19.6億元。截至目前,已完工7項,完成主體工程3項,應急開工1項,累計完成投資18.5億元。其中,總投資2.14億元的汾河流域新絳縣干流段綜合治理項目,主要是對汾河上游堤防已達標段進行綜合治理,包括實施堤防加高加固改造16.91公里,主槽岸坡、堤防臨水側防護10.14公里以及澮河入汾口和三泉河入汾口整治等。

通過項目實施,汾河運城段兩側形成堤防205.41公里,均已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其中,城區段除新絳縣尚有2.31公里正在實施外,其余均達到5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

從治生態到興文旅,安全防線“硬”起來,全域旅游“美”起來。我市規劃建設的沿汾旅游公路規劃總長115.63公里,為汾河右堤堤頂路面,已全線基本貫通。113.32公里堤頂道路硬化及290萬平方米堤防兩側綠化面積,儼然一道亮麗的旅游長廊。這條旅游公路,將汾河流域4縣(市)有效“串聯”,實現互通互惠,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路景交融、各具特色、宜行宜游的“快進慢游”深體驗式旅游公路網。

千里汾河,始出管涔,終入黃河。立足汾、黃并肩這一獨特優勢,萬榮縣因地制宜,在汾河旅游公路和沿黃一號旅游公路疊合路段精心布設多處精品旅游景點。其中,北辛舍利塔觀景臺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辛舍利塔為核心,累計投資2200萬元,將這里建成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萬榮段地勢最高的觀景平臺,建成當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的生態平臺、農文旅融合的休閑平臺、巡河望麥觀鳥看花的觀景平臺和防洪抗洪的指揮平臺。占地300余畝、位于寨子溝的萬榮農耕文明雕塑博覽園,更是連接古今、穿越時空、走向未來……

長河激浪起,潮涌日日新。在積極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新征程上,我市以河湖長制為抓手,正奮力奏響“一泓清水入黃河”的最美樂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