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04
本報評論員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山西是‘一帶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奮起直追,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運城作為山西的“南大門”,應在全省對外開放格局中走在前、作表率。
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的建設,是運城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抓手。運城地處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承東啟西、貫通南北,區位和交通優勢比較明顯。近幾年,我市持續提升對外開放能級,積極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航空口岸正式開放,跨境電商綜試區、保稅物流中心等平臺加快建設,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增速始終位居全省前列,經濟外向度日益提升。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開放,運城基礎穩固、優勢明顯、前景可期,應有所作為并且大有可為。
傾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要統籌要素流動型開放與制度型開放。在持續推動要素和商品跨境流動自由化的同時,要加快拆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壁壘和藩籬,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從而營造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環境。要從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入手,借鑒國內先進自貿試驗區經驗,完善開放政策措施;要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快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建設,不斷提升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要統籌制度創新和風險系統防控,在安全監管前提下,進一步擴大外資企業的投資空間與領域。
傾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要統籌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充分利用國內資源和國際資源的比較優勢,推動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形成良性互動,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形成“以內領外、以外促內”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對內,要主動融入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國家戰略,持續深化區域經濟合作,不斷擴大合作對象,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努力融入增長極,培育新增長極,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對外,要積極擴大國際貿易往來,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引入優質生產要素和短缺資源,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升國際資源對國內資源的補充和補給能力,推動城市國際化進程。
傾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要統籌“優環境”與“強主體”。開放,不只是物流的連接、貿易的暢通,更需要制度的突破、環境的涵養。要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形成內陸地區開放特色優勢。要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持續用好獎補政策,鼓勵頭部企業在運城設立區域性貿易總部,培育有競爭力的自營外貿主體,盡可能把實際交易成果留在運城。同時,讓越來越多的運城企業走出國門、擁抱世界。
往昔已展千重錦,明朝更進百尺竿。回望歷史,運城人有改革的勇氣,有敢為人先的精神;著眼當下,運城有顯著的區位優勢,有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使命指引。新征程上,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擴大開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大開放的力度、推進開放的深度、擴大開放的廣度,奏響運城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奮進樂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