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03
本報評論員
打造旅游熱點門戶,是省委、省政府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突出文商融合,是市委“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的重要亮點,也是運城因地制宜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賦予運城重大任務的創新之舉。
“文”,是運城文旅之“長”;“商”,是運城文旅之“短”;“文商融合”,更是“短中之短”。2024年以來,隨著博物館、鹽湖、水上列車等網紅打卡地的爆紅,我市旅游市場逐步回暖,但從旅游帶動消費的角度看,更多是“窮游”,經濟拉動效果不明顯,旅游作為支柱產業的貢獻和地位尚待加強。
鍛長板,補短板,推進文商深度融合,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也是運城旅游蝶變升級的必由之路。文商融合,其本質是一場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的文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解決好“人氣、特色、高端”三大問題,利用國寶第一市的金字招牌,以文引流、以旅聚勢、以商增值,著力推動文商旅相互促進、協同共生、向高附加值演進,努力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推動區域消費升級,激發經濟新活力。
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要堅持以文引流。文化資源是旅游的核心資源。運城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被譽為“國寶第一市”。以文塑旅,要依托充滿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用獨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詮釋旅游,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游全過程。要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健全文物保護機制,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把文物價值轉化為文化價值,讓歷史文化更加可感、可知、可參與。要重視開發運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打通旅游產業鏈上下游,拓展產業鏈,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品牌化發展。
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要把握以旅聚勢。一座城,全是景。以特色優勢資源為導向的品牌定位,是其區別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基礎。遍布全境的優質資源稟賦給了運城發展全域旅游的底氣,我們要堅持以文化為魂、生態為基、旅游為形,把運城1.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作為一個功能完整的大景區進行整體規劃和統籌設計,統籌推進資源整合、文旅發展、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建設,使文旅產業的帶動性越來越強,打造以“全域、全季、全景”為支撐的全產業鏈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要注重以商增值。以商增值,才能把握“融合”重大風口,將比較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以商增值,就要以精益管理思維,融合創造“多元又多態”的“新場景”,讓閑置文體旅資產資源從“躺著睡大覺”,變成萬眾矚目的“詩與遠方”;要以市場導向思維,融合開發“叫好又叫座”的“新爆款”,讓“好風景”講出“好故事”、“好故事”變成“好產品”;要以服務至上思維,融合提供“走實又走心”的“新體驗”,實現從“向往運城”到“樂活運城”的“心靈變現”。
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發揮優勢、乘勢而上,正當其時、大有可為。我們要用足用好用活運城文旅資源優勢,做優做美旅游產品,做實做細旅游服務,做大做強旅游市場,充分釋放“文商融合”乘數效應,努力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為運城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