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1-01
□記者 祁克寧 樊慧敏
讓人們的生活“熱辣滾燙”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一年,我們的城市建設不僅有高度,更有溫度。城市交通路網體系更加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升級、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逐步提升、城市更新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人民群眾住房條件有效改善、城市園林綠化品質進一步提升……這一系列的成就使我們的城市更有溫度、更有內涵、更加宜居,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我們的大美運城更City!
“面子”更“靚”
今年以來,我市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常運行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餐廚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11月中旬,《運城市中心城區餐廚垃圾管理辦法》開始施行,使整個中心城區包括餐廚垃圾在內的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置流程更加規范科學,推動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讓美麗運城更加可觸可感可享。

新建公園讓生活更美好
城市公園觸“腳”可及,讓城市生活更City。越來越多、越變越美的城市公園,將美麗的城市串聯起來,讓公園城市的愿景逐漸變為現實。隨著官道河生態修復與整治工程樊村水庫北段項目的完工,城市公園大家族又增加了一個新成員。該公園的開放,讓家住中心城區北部的市民有了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城市園林景觀效果的提升,為公園城市增光添彩。今年以來,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突出“增綠量、添色彩、提品質”,扎實推進城市更新和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品質。“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園林景觀效果,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宜居。
“里子”更實
今年以來,我市住建部門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讓老舊小區居民幸福感“舊地升溫”。道路提升改造、外墻保溫、更換窗戶、供熱庭院管網分戶改造、燃氣管網改造、加裝電梯、安裝路燈和監控……這一系列務實的改造舉措,不僅讓許多老舊小區成為城市新亮點,也讓居民生活越來越舒適。
老街換新顏,出行更舒心。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深化地下管網攻堅行動,“七合一”雨污分流及防洪排澇提升工程所涉及的鳳凰路、中銀路、葡萄園街、槐中路等街道,經過提升改造后,“顏值”和品質得到大幅提升,使得周邊市民出行更加安全、舒心。

新建道路讓出行更舒適
除了對已有道路進行提升改造外,我市還持續完善提升城市路網,暢通區域“經脈”。中心城區東部周西路(魏風街至鋪安街段)和魏風街(周西路至形意路段)、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新建成的安邑西路和大禹街東延(學苑北路至安邑西路段)道路的建成通車,不僅方便了周邊市民的日常出行,而且完善了區域路網結構,暢通了區域“微循環”。
此外,在城市路網逐漸完善的過程中,城市對外開放的空中廊道越來越寬。改擴建后的運城鹽湖國際機場通航國內33個城市,新增3條國際(地區)航線,積極發展低空經濟,對外開放的動能更加充沛。
服務更優
日益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務配套,讓城市公共服務更City。今年,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環衛中心合理優化中心城區公廁布局,并在中心城區132座公廁開始免費提供廁紙和洗手液。這些舉措不僅完善了城市公廁的功能,也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質。
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城市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為加強智慧城市的智慧交通建設,市交通運輸局對中心城區主要道路的沿途公交站點站牌進行智能化升級。升級后的公交站牌,智能語音報站、公交動態更新等功能,讓市民日常出行更便捷、智慧。

“智慧步道”讓運動更智慧
同時,各大公園的基礎設施也在逐步更新完善。今年7月,“智慧步道”智能數據采集系統在中心城區禹都公園和體育公園上線,智能運動數據采集、實時運動數據查詢、公園運動達人排名等新奇功能,讓市民在公園運動更方便、更時尚。
此外,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也帶火了一座城。今年“五一”期間,“鹽湖006號燈桿”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為提升市民和游客拍照的舒適度和體驗感,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精心打造“鹽湖006號觀景臺”。升級后的觀景臺一亮相便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打卡拍照。
乘風破浪開新局,再接再厲譜新篇。越來越City的城市離不開相關部門一年來的持續努力,也讓廣大市民收獲滿滿。相信新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相關部門將更加用情用力,兜牢民生底線,我們的城市將發生更多精彩“蝶變”,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也將穩步提升。
攝影 記者 薛 俊 祁克寧 樊慧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