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26
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曹文娟
掀簾進棚,頓生暖意,陽光透過棚膜均勻地灑在濃綠的植株上,顆顆草莓點綴其間,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和一縷清新果香。
時下,正是大棚草莓成熟上市的季節。走進河津市小梁鄉小梁村設施農業基地,只見一排排現代化溫室大棚排列整齊、矗立田間,盡管棚外寒風陣陣,棚內卻溫暖如春,一株株草莓苗生機勃勃,一顆顆色澤紅亮、果肉飽滿的草莓惹人垂涎,慕名而來的游客手提籃子徜徉于田壟之間,一邊品嘗新鮮草莓的甜蜜,一邊體驗田園采摘的樂趣。“我是經朋友介紹過來的,聽說這邊草莓采摘園自開園以來特別紅火,今天帶著家人來到這兒,發現這里的草莓品種新、口感好,不僅果粒碩大,而且帶有一種怡人的香味,一番體驗下來,感覺非常好,有機會的話我還會帶我朋友來這兒,一起體驗和分享采摘的樂趣。”河津市民吳女士告訴記者。
看著溫室大棚里梯次成熟的草莓和絡繹不絕的游客,種植戶衛彥花喜上眉梢。“我今年一共承包了兩座溫室大棚,選種了‘紅顏’和‘章姬’兩個新品種草莓,12月8號一開園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加上本地及周邊市場的批發供應,整體效益好得很!”據衛彥花介紹,由于溫室大棚種植的草莓生長周期短、見效快、品質佳、商品率高,銷售季節從12月開始可持續到次年5月,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我承包的兩座溫室大棚是村里投資建設的,村里還完善了灌溉、施肥等基礎設施,我們承包戶只需要定期支付租金,經營起來既省力又省心。”衛彥花說。
產業振興是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更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小梁村過去曾是個典型的傳統農業村。2023年,小梁村村“兩委”聚焦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跑產業,找能人,全面推廣“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流轉閑置土地,投資建設了4座現代化溫室大棚,帶領村民發展設施農業。在此基礎上,今年又續建2座現代化溫室大棚,并配套建設了道路和蓄水池。目前,每座棚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1萬元的收入,還可帶動當地及周邊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農民增收靠產業,產業發展靠引領。“在鞏固好現有工作成效的基礎上,小梁村村‘兩委’計劃立足區位優勢,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從大棚搭建、育苗栽秧、田間管理、技術培訓等方面入手,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強化產業發展聯農帶農,不斷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投身設施農業、參與特色種植,讓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共同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小梁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文勝告訴記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