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2-26
本報訊(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楊 琴 王奕興)為有效破解流動黨員動態掌握難、學習落實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著力推動新時代流動黨員管理提質增效,今年以來,夏縣埝掌鎮創新建立“三線聚力”機制,通過暢通“聯絡線”、系緊“教育線”、織密“服務線”,確保流動黨員“流而不失、動而有為”。
暢通“聯絡線”,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序”。一是全面摸排“尋流”。深入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雙找”活動,依托各村黨群陣地,設立流動黨員管理報到點7個,明確流動黨員管理員7名,通過電話聯系、上門走訪、主動報到等方式,對流動黨員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共排查登記流動黨員104名。二是登記臺賬“匯流”。建立“線上+線下”管理機制,設立鎮村兩級《流動黨員個人信息臺賬》,做到流動黨員基本情況、流動時間、流入地址、聯系方式、從業情況、流入地黨組織“六個清楚”,并在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上做好線上錄入。三是動態管理“聯流”。建立動態摸排機制,堅持臺賬常態化更新,對符合黨組織關系轉接條件的,做到應轉盡轉,并做好臺賬歸檔,確保流動黨員“進出有數、去向有底”。
系緊“教育線”,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學”。一是兩地隨“心”學。為每名流動黨員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方便流動黨員與當地黨組織“無縫對接”,納入組織管理;利用節假日流動黨員集中返鄉契機,適時開設“假日課堂”,開展政策宣講、專題培訓、交流研討等,為流動黨員“充電蓄能”。二是郵寄隨“身”學。精心制作包含黨徽、政治生日賀卡、《中國共產黨章程》等在內的“初心包裹”,以送學上門、快遞郵寄的方式,為流動黨員送上“精神食糧”,確保流動黨員“不漏學、不掉隊”。三是線上隨“時”學。組建流動黨員微信群,推薦安裝學習軟件,打造“指尖課堂”。目前,埝掌鎮各基層黨支部在流動黨員微信群發布組織工作動態、黨建學習資料、黨員管理規定等學習鏈接350余條,開展流動黨員線上學習分享會14次。
織密“服務線”,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為”。一是結對聚人心。建立“1+N”結對互助機制,明確各基層黨支部班子成員每人聯系3名~5名流動黨員,定期關懷慰問,主動了解流動黨員工作狀況,積極宣傳家鄉政策;協調聯系兩地黨組織,及時幫助流動黨員解決工作、就業、生活等困難,當好流動黨員的“娘家人”。二是建言謀發展。召開流動黨員座談會,邀請致富能人分享“務工路”、暢談“致富經”,并向流動黨員介紹家鄉建設情況,廣泛征集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引導流動黨員關心家鄉發展、投身家鄉建設。三是履責顯擔當。鼓勵流動黨員積極參與流入地志愿服務,切實當先鋒、作表率;鼓勵流動黨員開展家鄉“特”“優”農產品展銷推廣等活動。此外,及時了解流動黨員返鄉意愿,把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的兩名流動黨員納入村級后備力量,使之成為服務家鄉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活躍因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