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文化生活煥發百姓精氣神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23

記者 景斌 文圖

周末了,不知道帶著孩子去哪兒?到河東書房看會兒書,難道不“香”嗎?有機會還能體驗書房舉辦的一些趣味活動。

年輕的人們,到了節假日總想著到外地去逛逛?其實,何必舍近求遠呢?不斷變美的鹽湖、館藏豐富的運博(運城博物館)就是詩與遠方。

退休后一時沒有事干?那市文化館、市老年大學的一些公益培訓班就是不錯的選擇。那里不僅能培養興趣愛好,還能擴大“朋友圈”,讓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照進現實。

……

為了更好地滿足各個年齡段人群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主題豐富的文化活動,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文化空間 高端大氣

12月15日,河東書房·印象南湖館開展了“閱享河東”經典誦讀活動。活動中,書友們一起學習了《論語》之“學而篇”,并分享了心得體會,紛紛表示要修身正己,向上向善。

這是全市50多座河東書房開展的多彩公益活動的生動縮影。

為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涵養身心,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遍布全市的河東書房都會圍繞相關主題,啟動相應活動,如非遺體驗、健康義診、書畫講座等。

“這些活動拉近了書房與書友的距離,也充分發揮了書房的綜合作用,有助于弘揚正氣、倡樹新風。”河東書房·印象南湖館負責人文婉君說。

一座書房,浸潤心房。

作為我市的重要民生實事之一,河東書房是市委、市政府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運城”的重要抓手。

這些串珠成鏈的河東書房,如同一簇簇絢麗的精神文明之花散發出濃郁的書香,沁人心脾。

走出河東書房·印象南湖館,朝鹽湖出發。這個有著河東獨有標識的文化瑰寶,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一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是最有發言權的。入冬以來,大天鵝、火烈鳥等候鳥陸續飛抵鹽湖。追逐嬉鬧、飛翔盤旋……她們那靈動的身姿,成為鹽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當然,美麗的鹽湖吸引的不止有鳥兒,還有人兒。這人兒,既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也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像今年“五一”“十一”假期,打卡鹽湖的游客數量就創歷年新高。

來到鹽湖,豈能只看鹽湖。鹽湖周圍的河東池鹽文化博覽園、河東歷史文化展示中心、中國楹聯大廈、盬街、鄉遇·劉范民宿藝術村、嵐山根·運城印象景區、河東成語典故園等“文化空間”,亦成為游客的“必刷題”。特別是今年夏天,鹽湖岸畔舉行的為期一個月的“傾聽運城聲音”演唱會,更是“刷屏”“霸榜”。

“綠色空間”“城市花園”“三晉明珠”……鹽湖的蝶變,人們肉眼可見。可見的還有持續涌現的“高大上”的文化空間。

文化活動 廣受好評

游完鹽湖,再信步來到中心城區南風廣場。這個“城市會客廳”正上演著運城市第七屆“我有拿手戲”優秀群眾文藝節目。

那是今年9月23日至24日,歌舞、小品、高調、道情、快板、桌子戲等各種“拿手戲”先后亮相南風廣場。這些接地氣、有看頭的群眾文化活動,給廣大群眾帶來別樣的視聽享受。

“展示了我市精品民間藝術,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對進一步挖掘本土文化,傳承優秀民間藝術,鼓勵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藝作品有著積極意義。”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

說到市文化館,它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12月上旬,“紙韻傳情”山西省剪紙優秀作品展在市文化館多功能展廳展出。透過一幅幅寓意深刻的剪紙作品,觀眾領略到了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也感受到了藝術家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執著追求。

除了剪紙作品展,今年以來,市文化館還舉辦過書畫展、攝影展、演講比賽、河東民歌展演等活動。此外,全市各縣(市、區)文化場館也開設了書畫、剪紙、攝影、國學等課程,為有興趣的群眾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

熱在基層,樂在群眾,高質量的文化活動廣受好評。

文化大餐 全民共享

轉眼來到中心城區蒲景苑劇場,今年4月14日至9月19日,我市開展了戲迷培訓班。運城、臨汾兩地的戲曲名家楊翠花、景雪變、王藝華、蘇鵬、潘國梁、趙梅、閆慧芳、任跟心、李小芳、仇希勤、郭澤民、張巨、楊燕、李愛玲等,先后圍繞“戲曲唱腔與表演”這一主題,現場示范、交流互動、答疑解惑,讓廣大戲迷獲益良多。

戲迷是蒲劇繁榮的重要力量,也要發揮“傳幫帶”作用,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要發掘培養年輕戲迷,并用與時俱進的方式,煥發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

時值冬至,天寒地凍,在戶外活動的人群明顯少了,再看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各個功能室內,人流涌動、溫暖熱鬧。

走進該中心的舞蹈室,鹽湖區老干部藝術團的團員王秀麗,正和姐妹們進行著每周一次的舞蹈排練。她們手持面扇,翩翩起舞,舞出了別樣的“夕陽風采”。“冬天室外比較冷,我們就約在這兒跳。”王秀麗笑著說,“這里空間寬敞、設備齊全、溫暖舒適,工作人員也熱情,給人感覺很舒心。”

熱鬧的乒乓球室里,68歲的柴改聰雖然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她正振臂揮拍,乒乓球在清脆的節奏中劃出道道弧線,來回穿梭。她幾乎每天都來打球,不僅提升了球技,還結交了很多球友。

還有讀書學習的人們,靜靜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尋找智慧的寶藏,享受著別樣的心靈滋養。

在漸冷的冬天,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成了人們學習、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公園、廣場、社區、小區、博物館、老年大學等地方也活躍著一群又一群醉心文化、熱愛生活的人們。他們享受著這豐盛的文化大餐,讓生命更有寬度和厚度。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硬件設施不斷豐富,軟件服務更上層樓,這些多元、多樣的文化場所和文化活動,讓群眾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實和豐盈,也讓這座因鹽而名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