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21
□記者 王露 文圖
在當今數字化浪潮之下,數字技術為我們的生活開辟了全新可能。以往,愛好往往被視作工作之余的消遣,但如今,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那些曾經的個人興趣領域正被深度挖掘和拓展,轉化為經濟價值。

市民周周就是在自娛自樂中發現的商機。
周周從小就喜歡唱歌,不管身邊有沒有人聽,只要能唱歌,她就覺得是一種享受。上學時只要有機會,她就去參加歌唱比賽。“因為比賽有相對專業的音響設備,比清唱的效果要好得多。小時候想當個歌手,每次站在舞臺上,我都覺得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周周回憶起來,還是很激動。
畢業成家后,周周一直忙于工作,直到去年,事業逐漸穩定,她又想“追夢”了。到了錄音棚,戴上耳機,面對話筒,看著外面的錄音師,她覺得,這才是屬于“歌手周周”的真正時間。
“錄音棚收費高,我就想是否自己能弄一套設備。”接著,周周找到懂行的朋友,搗鼓起“錄歌”來。
周周比較了多款錄歌、修音軟件和聲卡、音響、耳麥等設備,最終確定了現在的這一套“智能錄歌班子”。
最開始是在家里騰出一間臥室來做,隨著周周成為“網紅”后,要求來錄歌的人越來越多,她就找了一個上下共225平方米的商鋪,經過重新設計裝修,打造了一個更專業的工作室。
開業以來,來店里參觀和錄歌的顧客絡繹不絕。目前,她幫助了上萬名普通人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原本只是玩票性質的副業,沒想到卻給她帶來了一份不小的收入。
在線教育平臺的興起,給愛好美術的“90后”女生泡泡帶來了一份額外的收入。“從小就喜歡畫畫,感覺自己也比較有天賦,但從未想過能當成自己的一份職業。”泡泡說。
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一些教材,泡泡在網上平臺教世界各地的小朋友畫畫。數字科技為泡泡的在線教育提供了強大支持。通過高清攝像頭、互動白板等設備,泡泡能夠清晰地講授知識,而她的學生則可以通過網絡隨時提問,獲得及時反饋。這種新型的就業方式不僅給她提供了靈活的工作時間,還打破了地域限制,讓她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
“足不出戶就能解決工作問題,實在是太方便了,而且收入也不低。”現如今,泡泡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這樣的模式讓她照顧孩子也變得輕松自如。
生活中的例子還不止這些。攝影愛好者通過線上平臺展示作品,吸引眾多粉絲關注,進而與商業圖庫合作或獲得廣告拍攝邀約;文字創作者將作品發布在網絡平臺上,依據下載量獲得收益;手工達人利用電商平臺售賣手工藝品,將創意與技藝轉化為經濟價值。數字技術搭建起了愛好與市場的橋梁,讓才華與熱情得以精準對接商業機會,將愛好變成生產力已經成為現實。它不僅豐富了個人的生活內涵,更為社會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