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06
□記者 李婉玉 見習記者 孔雄 實習生 徐歆懿
近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2024年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名單,我市新絳縣澤掌鎮光村位列其中。這個位于姑射山東南麓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光村,猶如時間長河中的一位“老者”,靜靜地訴說著世事變遷與歲月更迭,閃耀著亙古的光輝。

文化遺址見證歷史
光村遺址位于該村西北角,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分布在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500米的溝崖內。
在麥田、樹林之間,光村遺址區域內的窯址、房基依稀可見,盆、碗、罐等器物殘片俯拾皆是。在這里,隨意撿一塊瓦片,都有可能是數千年歷史光陰的載體。
除了光村遺址,火神廟、子母池、半截塔、通靈碑等多處文物遺存,都在默默地展現著這個古老村落的厚重底蘊與悠久歷史。
傳統民居古樸典雅
如果你想欣賞晉南的代表性民居建筑,那么光村就不容錯過。
光村古民居大多屬于明清風格,以四合院外加附屬院落的建筑組合為主要形式,規模宏大、布局巧妙、造型別致,可謂傳統民居的典范。
漫步在幽雅的胡同里,徜徉于深深的庭院中,你會禁不住想象該村藺、薛、趙、王四大家族昔日的輝煌,靜心品味晉商精神;環顧四周,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栩栩如生的草木鳥獸映入眼簾,尤其是諸如“拐彎抹角”、院落排水系統、通風系統的巧妙設計,讓人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與匠心;“心頭無障居何陋;行處有余地自覺”等充滿哲思的牌匾對聯,也讓人對這些傳統民居有了更多的敬畏……

網紅古建引人打卡
大熱游戲《黑神話:悟空》帶火了光村的福勝寺,全國各地游客紛紛慕名而來。景區門前,游客們爭相打卡拍照,希望在這一網紅古建處留下美好的紀念。
福勝寺始建于北齊天統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沿著中軸線,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彌陀殿、三佛洞等建筑。其中,在彌陀殿內,阿彌陀佛背面以渡海觀音、善財童子、明王、龍王、龜丞相等構成巨幅懸塑,尤其是渡海觀音腳踏祥云、飛渡于南海之上,被我國文物界的專家譽為“中國最美觀音”;《黑神話:悟空》中出現的明王,三頭六臂、怒目圓睜,性格鮮明、獨具特色,頗受美術界專家學者贊譽。
值得一提的是,福勝寺中尚未對外開放的三佛洞內,供奉有三世佛(釋迦佛、燃燈佛、藥師佛)及協侍菩薩共9尊,是晉南彩塑藝術的珍品。期待其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基礎之上,早日揭開神秘面紗,與公眾見面。
文旅產業點亮生活
如今走在光村,不難看出,它正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不斷孕育著豐富多樣的文旅產業。
該村組織30余名農民書法家成立了書法協會,定期舉辦村民書畫藝術展,以筆墨描繪幸福生活;打造出百畝玫瑰園,不僅舉辦玫瑰節,而且制作玫瑰餅、玫瑰茶等產品,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文旅融合發展;舉行“五一”文化旅游周、相親大會等各類活動,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游玩……
此外,光村還大力推廣絳州澄泥硯、木版年畫、面塑、剪紙等一系列傳統工藝,逐漸形成了該村獨樹一幟的民俗文化產業,讓這個古村落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記者感言
“尚德崇善,耕讀儉樸。敦孝睦鄰,誠信務實。”這是刻在石頭上的光村村訓,令人印象深刻。它反映了該村村民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也反映了千年古村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
悠久的歷史文化,成就了光村當下的時代風貌。近年來,該村立足自身文旅資源優勢,致力于保護和修復古民居,使得光村的文脈得以延續。
相信,假以時日,光村一定會散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見習記者 孔雄 實習生 徐歆懿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