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04
□帝亞楠

我一般不看電視劇,一是因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二是沒有特別吸引我的劇目,直到遇見《覺醒年代》。
機緣巧合下,我看到了《覺醒年代》這部令人激情盎然、熱血沸騰的電視劇。這真是一場視覺盛宴。畫面、光影、配樂相得益彰,尤其是伴隨著悠揚琴聲的雪映紅梅畫面,令我印象深刻。
電視劇不僅畫面唯美,而且劇中的隱喻也是恰到好處、錦上添花,與故事情節相輔相成。最重要的是演員選得極好,讓我覺得活生生的革命先烈重新出現在我的面前。他們不僅形似,而且神也酷似。
例如陳延年、陳喬年的兄弟情義和對革命的忠貞不二。他們為了國家大義,毅然決然放棄優越的物質條件,在異國他鄉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溫情生活與英勇赴死的鮮明對比,讓人潸然淚下,好像剎那間,我們也回到了那個火熱的年代,感受到了他們帶給我們的震撼力量。
如今的繁華正盛、欣欣向榮,正是不計其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換來的。換句話說,我們的今天是數以萬計的革命先輩們的勞動成果,是名副其實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當然,革命先烈的精神也一直在激勵著我們后來者勇往直前。如今的青年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真的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雛鳳清于老鳳聲。我所看到的青年善良、勇敢、真誠、樂于奉獻,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里拼搏翱翔、發光發熱。
再如劇中魯迅寫《狂人日記》那一段。恍惚間,我感覺自己真的看到了那個棄醫從文、以筆代槍的樹人先生。劇中先生挑燈夜戰,文思泉涌,一氣呵成。作品完成時,只見魯迅仰面朝天,眼睛里布滿血絲,身體疲憊又極其舒展地躺在文學的海洋里。
這樣的畫面是蕩魂攝魄、令人震撼的;再加上配樂的渲染,讓我更加心潮澎湃。隔著屏幕,我感受到了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與國家脈搏的緊密相連。
劇中還有一幕是李大釗、陳獨秀和莘莘學子聲情并茂地朗誦《青春》的場景:“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乘風破浪,迢迢乎遠矣,復何無計留春,望塵莫及之憂哉……”
每每看到這個片段,我都深受震撼,忍不住跟著他們一起朗誦。吾國之青年,乘風破浪,勢不可擋。師生朗誦的地點是在野長城,象征著中國革命崎嶇不平、摸索前行的坎坷道路,天地間狂風大作象征著世界局勢的瞬息萬變。這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越是大敵當前,越能展現出革命先輩愈挫愈勇的精神品質。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外面正下著大雨,遠處煙霧繚繞,依稀可以看見幾株小樹傲然挺立于猛烈的風雨中。就像革命初期的先輩們,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幻,他們在荊棘叢生中,在腥風血雨中,在跌跌撞撞中,一路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