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03

張安康(右)與客商劉文亮交流
小雪之后,河東天寒,然而走進平陸縣躍飛果品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躍飛公司”),看到的卻是一派忙碌熱鬧景象。
一邊是工人們忙著把蘋果去膜袋、分揀、入箱;一邊是來往不絕的客商們洽談、裝車,把蘋果運走。
“做蘋果生意也有些年頭了,老張這人還是第一次見。”來自河南省周口市的客商劉文亮說,“他的綜合成本一斤蘋果算下來都一塊六了,可是一斤一塊四賣給我。這一車11噸,老張細算下來要賠一萬多。”
劉文亮口中的老張,是躍飛公司負責人張安康。
為啥賠著錢也要和劉文亮打交道?
老張的蘋果本來主要是做外貿,然而受各種因素影響,今年的國際市場比較疲軟。無奈,他只好想辦法開拓國內市場。
劉文亮是老張新認識的一位客商。“這車賠錢沒事,希望多條銷售渠道,把剩下的蘋果都賣出去。”老張說。
既然賠錢,這生意還能干嗎?
老張算了一筆大賬:“咱的量大,這車賠了,下車掙回來,只要能持平就能干。”
躍飛公司在平陸縣洪池鎮一帶經營蘋果出口業務已20多年了,無論是市場口碑還是百姓風評,均是“上上簽”。
該公司現有300余名工人,每年出口蘋果上千萬斤,不僅讓當地及附近鄉鎮老百姓的蘋果賣得好,而且還帶動不少人在家門口就掙了錢。
雖然今年的市場并不樂觀,可老張還是選擇一個人扛。“再難也不能停下來,哪怕自己受點屈。”老張說。
為什么不能停?
一方面是果農辛苦一年的收成,不能打水漂。
這么多年,果農都已習慣了每年蘋果一下來,就往老張這兒拉。
只要果農把蘋果拉過來了,老張總是來者不拒。他說:“不管果品好壞,都不可能讓果農再拉走,就看不了果農那期盼的眼神,更受不了個別果農說社會不好。”
在老張看來,一個果農也就幾畝地,一年到頭就指望著這蘋果賣錢。要是不收或壓低價格,果農哪能接受呢!
另一方面,還有300多人在躍飛公司打工。公司只要運轉著,這些工人心就不慌。
“干一天就有一天的錢,而且隨時能結賬。”該公司員工、73歲的呂會梅說。
呂會梅和女兒都在躍飛公司打工,家里還有兩個正在念書的孩子,孩子的學費、生活費等全靠她倆每月的收入。
要么掙著給孩子用,要么掙著給自己養老。“永不停歇”的躍飛公司,讓這些工人看得到希望、摸得著實惠。
截至目前,老張今年已收購了1000多萬公斤蘋果。一手托著果農,一手托著客商,不能停又不好賣,夾在中間的老張左右為難。所以,最近一段時間,老張忙著四面八方找銷路。
“咱都干了20多年了,啥風浪沒見過,咬咬牙就過去了。”飽經風霜的老張并沒有氣餒,他對自己、對市場有信心,更對黨和政府有信心。
記者 景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