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2-03
□記者 王露
提起算法,是不是覺得只和數學有關,只和輔導孩子有關,離我們現實生活很遙遠?
但其實,它就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融入千行百業,而算法,則是這些創新場景走向現實的基礎。
黃女士經常趕中心城區沃爾瑪超市的早場,在挑選好菜品后,她便推著購物車來到自助稱重臺前,一件件往秤上放,等價格標簽自動出來后,再分別貼在裝菜品的購物袋上。她感嘆:“這個自助稱重臺太好了,我自己就能操作,再也不用排長隊了。”
事實上,不僅是沃爾瑪,現如今的各個大小超市,當你挑選完心儀的商品后,只需輕輕一放,智能稱重系統便能迅速而準確地計算出商品的總重量和價格。整個過程既高效又便捷,這是數字科技為零售行業帶來的新氣象。
這種搭載了視覺傳感器和算法的智能電子秤,只需要0.1秒就能精準識別幾百種果蔬,并自動完成稱重結算,這讓從事了兩年收營工作的黃女士輕松了不少。“現在有了這個機器,我們不用記條碼了,工作起來也更方便了。”黃女士說。
在教育領域,數字科技正在推動教育資源的個性化。家住中心城區東郡小區的五年級學生安安,正跟著“線上教練”挑戰記單詞。
“第一次接觸這個系統時,它會給孩子出一個不到一分鐘的簡單測試。”安安的媽媽王女士拿出手機演示起來,“你看,孩子聽到看到認識的單詞就選擇它的中文意思,不認識的話就點擊‘不認識’。很快,系統就結合大數據算出一個結果,告知孩子目前掌握了多少單詞量,并對不熟悉的領域展開訓練。”
王女士介紹,通常一節課一小時,能幫助安安短期記憶30個~60個單詞,之后會遵循21天記憶法,在10個特殊節點,每天進行10分鐘的抗遺忘復習,幫安安實現永久記憶。“現在孩子特別喜歡英語,因為她在班里認識的單詞最多,老師說什么她都知道。”王女士說。
王女士滿意的不僅如此,這套系統還根據安安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興趣定制了個性化的學習計劃。AI教練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實時在線輔導,使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隨著技術的飛速進步,城市出行也變得輕松愉快。借助強大的AI算法,實時獲取的交通數據可以光速分析,從而精確優化每一條出行路線。
上班族小李以往在高峰時段打車,常需在路邊等候半小時,且還會因道路擁堵焦慮萬分。如今,使用網約車App提前預約,上車點精準定位,系統規劃最優路線,避開擁堵路段,即便雨雪天出行,也能在小區門口快速上車。
網約車司機于先生原籍陜西,是運城的女婿。他表示,雖然對路不太熟悉,但一點兒也不影響他做網約車司機,因為平臺不僅可以顯示目的地路徑,還可以根據交通狀況實時調整交通路線,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他相信,隨著數字科技的不斷發展,交通出行將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舒適。
總之,人工智能正在以其獨特的魅力改變著我們的未來生活趨勢。從智能購物的普及,到教育資源的個性化,再到交通出行的智能化,數字科技正在為我們帶來更加便捷、智能、高效的生活。然而,在享受AI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問題,共同構建一個安全、智能、美好的未來生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