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嘆世事無常 悟人生真諦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1-28

記者 薛麗娟 文圖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一句廣泛流傳的民間諺語,指黃河從前經常泛濫改道,原本好的風光在河東的某個地方,若干年后又變成河西邊的,也常用來形容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從自然地理層面來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與黃河河道變遷有關。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泥沙淤積使得河床不斷抬高。所以,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河道并不固定,會頻繁改道。

▲河東成語典故園“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雕塑

當黃河的主流偏向東側河岸沖刷時,東岸就會被侵蝕,而西岸則因泥沙淤積等,土地相對穩定且面積可能有所增加。后由于上游來水情況變化、人為因素等,黃河主流又會偏向另一側,原來處于優勢的東岸就會逐漸衰落,西岸開始繁榮,這種河道位置的重大變化周期大概在幾十年左右,所以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說法。

運城位于黃河東岸,自古便有河東之稱。古代以黃河為界劃分區域是常見的做法,河東的稱謂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由來已久。因為處于黃河大拐彎的東面,所以運城一帶長期被稱為河東地區。

當然,此典故與有河東之稱的運城關系不只這一點,其背后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

其出自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唐朝安祿山謀反時,郭子儀保家衛國,平亂安邦,被封為代王、汾陽王。皇帝還將公主許配給郭家,并下令建造了金碧輝煌的河東王宮。各地劇目《打金枝》講的就是他家的故事,郭子儀之子郭曖打了金枝玉葉的公主,皇帝非但沒怪罪,還將其官升三級,可見皇家對郭家的器重。

當時的郭家出盡風頭,郭子儀深知功高蓋主、鳥盡弓藏的道理,努力韜光養晦,其后人卻多嬌生慣養,不僅不思進取,還揮霍無度。郭子儀死后,郭府漸漸衰落,家產慢慢耗盡,仆人各奔東西,昔日的榮華富貴煙消云散。

有個郭家后人,乞討到河西,尋訪三十年前的奶媽。當時,奶媽雖已去世,但后人勤勞善良,家業興旺,家中牛羊成群。其子下地回來說:“家母離開貴府,每念汾陽王恩情,就帶全家在河西村置產養家,想著有一天會回報郭家。”郭某不解:“你家這么富有,怎么還要親自勞作呢?”奶媽后人笑道:“‘家有萬貫,不如日進一文’,再多家產,不勞動,不收獲,坐吃山空,用不了幾年也會窮困潦倒的。”一席話說得他羞愧滿面。

奶媽后人念及舊情,留他管賬,誰知他對此一竅不通。主人嘆息道:“三十年河東榮華富貴,三十年河西寄人籬下。”從此,這句話成了當地人的一句口頭禪,也使河東、河西百姓明白了“家有萬貫,不如日進一文”的道理。

盛極而衰,風水輪流。人生的境遇就如同黃河的河道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巨大變化,曾經的富貴可能會轉為貧窮,而曾經的貧窮也可能會變為富貴,誰也無法預料未來的命運將會如何。

三十年前好的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后卻在河的西面,后來,人們便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比喻世事和人的命運總是處于不斷變化中,興衰榮辱,沒有定數,感嘆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世事的變幻莫測。

這個典故,以自然規律辯證看待人生、觀察社會、評判歷史,告誡人們得意時不要驕傲自滿,失意時也不要灰心喪氣,因為命運的車輪始終在不停地轉動。

黃河改道,不由人力,但河東、河西皆風景。雖然人生難以預測,但機會卻是可以捕捉的,潛力也是可以挖掘的,一個人或是一個家族,應意識到不能過度自信或是沮喪,明白優勢或劣勢都是暫時的,應始終謙遜,保持樂觀,不忘努力。

世道滄桑,人生起伏。“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提醒人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成功是一時的,困境是暫時的,時代在變,人也應隨之變化,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持續的努力,以應對新的環境和挑戰。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