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25
記者 范 娜
開展農產品“三品一標”生產技術指導、圳品及有機旱作晉品等認證;制定農業農村領域省級地方標準5個、市級地方標準7個、團體標準47個、產業標準2個;投資152萬元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3年里培育了3000多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技能型人才……
作為一家傳統農業企業,近年來,山西榮輝農耕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探索,成功突破自身發展局限,向農業科技領域轉型,先后榮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生態農場”“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企業”等榮譽稱號,為傳統農業企業轉型樹立了典范。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夏縣水頭鎮牛家凹村的榮輝公司,近距離了解這個曾經在田間地頭從事農業初級生產的企業,是如何一步步轉型實現華麗蛻變,又是如何書寫帶動老百姓共同富裕的精彩篇章。

榮輝公司的葡萄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記者 陳方斌 攝、
貼上“認證”簽
胡蘿卜、梨、板栗、山楂等有機轉換認證證書,“關之味”梨、“夏品夏味”桃等綠色食品認證證書,毛桃、紅提、紅香酥梨等供應深圳農產品基地認證書……步入榮輝公司二樓一間大會議室,映入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各類證書。面對這一個個分量不輕的證書,榮輝公司董事長王科輝打開了話匣子。
2014年12月,王科輝聯合當地6家水果種植戶成立了榮輝公司,主營業務是聯合廣大農戶開展各類果蔬的種植、收購和銷售,并建起了容量達6800立方米的冷庫,解決公司和村里其他種植戶的水果保鮮、存儲問題。
多年來,為消化冷庫里越來越多的當地水果,榮輝公司不斷拓展銷售市場,最終,讓運城水果走出山西,走向了全國,甚至走出了國門,端上了越南、柬埔寨、印度、俄羅斯等國人民的餐桌。同時,公司充分利用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務平臺,將運城農產品源源不斷銷往國內外,年銷售水果、蔬菜達1萬噸。
為抵御風險、服務市場,榮輝公司還聯合當地10家國家級生態農場、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級家庭農場和30家種植大戶及鄉土專家等,組成夏縣榮輝水果產業聯合體,向種植戶提供“供、耕、種、管、防、收、銷、存、運”等全程服務。
市場的激烈競爭,讓王科輝一次又一次陷入思考: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多年的果蔬銷售中,王科輝發現,消費者越來越青睞有機、綠色的高端農產品。而“三品一標”正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是農產品生產消費的主導產品,更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標志。

榮輝公司技術人員在討論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材料。記者 陳方斌 攝
找到了突破點,王科輝前往相關職能部門咨詢有關政策,并外出考察學習。2019年,公司在吃透“三品一標”、圳品、有機旱作晉品等各項認證政策的基礎上,開始種植可獲得以上認證的農產品,取得了可喜成效。多年來,公司先后完成了4個全國有機農產品、4個全國綠色食品、3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以及14個深圳圳品農產品認證。
市農業農村局名優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站站長郭益鴻說:“對于有機農產品,農業農村部專家每年都要現場檢查一次,檢查內容包括環境、企業運行、投入品庫等,稍有問題,有機轉換認證就會被取消。綠色農產品接受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頻繁抽檢,若產品出問題,輕者被暫扣證書,整改期間不得使用綠色有機標志,重者吊銷證書,三年內不能再次申報。這對企業的產品銷量影響巨大。不管是從食品安全角度,還是品質提升角度,能獲得認證,說明這些農產品的質量都是非常高的。”
戴上“標準”冠
日前,《黃桃生產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第三次專家技術評審會在榮輝公司進行。受邀前來的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市果業發展中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專家戴著“有色眼鏡”,專門前來“挑毛病”。
“為了讓黃桃標準的技術審查更接地氣,我們邀請專家到企業實地調研,然后根據專家意見對標準進行補充完善。這項地方標準對外發布后,將以夏縣名特新優農產品技術協會和榮輝公司的名義發布,供全市桃農種植使用。”王科輝說。
在業內,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2022年冬,王科輝意識到了“標準”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重要性,并開始投入學習,外出參加各類培訓,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盡管標準制定要求嚴、難度大,但近年來,榮輝公司仍先后制定了省級地方標準5個、市級地方標準7個、團體標準47個、企業標準5個。去年,公司成功獲評省級團體標準培優試點單位,這在全省企業里是首家。今年,王科輝還獲得了山西省農業農村標委會委員聘任證書,成為全市首個省標委會專家、全省第一個以企業經營者身份入選標委會的專家。
在從事標準化工作的幾年里,榮輝公司建立了300畝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進行果蔬標準化種植試驗,目前,基地種有葡萄、冬棗、胡蘿卜等果蔬十余種。
在牛家凹村榮輝公司的柿子標準化種植基地,初冬的水果甜柿掛在枝頭。幾名技術人員在進行最后的觀測記錄。技術員趙剛林說:“這片杮子林占地10畝,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種植。從土壤肥力監測到灌溉量精準把控,從樹苗間距設定到病蟲害綠色防治,每一個環節都有標準可依。從選品育苗到掛果采摘,全過程都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確保每一顆甜柿都品質上乘、風味絕佳,以標準化為基石,打造讓消費者放心的優質農產品。”
作為運城本土農業企業,榮輝公司對地方標準體系建立的投入,能夠讓老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種植戶只要按照標準走,新手也會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促進當地果蔬產業發展。
“我家有幾畝油桃樹,效益不太好,打算改種黃桃,但我以前沒有種過桃,很迷茫。這個黃桃標準制定出來后,我就可以參照這個標準種了,什么時候定渠定苗,什么時候施肥,施什么肥,怎么用藥,什么時候套袋、摘袋,有了一個可以參考的標準。”牛家凹村水果種植戶常建明欣喜地說。
帶著百姓富
“這里頭全是蟲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現在不好下定論。我取了樣,回去檢測以后看是啥,再和大家說。”日前,在榮輝公司的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高級農藝師李欣正在地頭講解秋月梨、山楂、葡萄、桃樹種植管理技術,分析種植戶提出的樹枝里有蟲害的問題。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專家在榮輝公司柿子標準化種植基地查看柿子長勢。記者 陳方斌 攝
這是夏縣2024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一個掠影。
2022年,轉型成功的榮輝公司為了帶著百姓一起富,投資152萬元建了一座二層樓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讓大家了解黨的政策、掌握管理技術有了陣地。3年來,公司充分發揚聯農帶農、興農富農作用,積極承擔縣市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將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服務農業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來開展。
立足夏縣區域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發展實際,在夏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支持下,榮輝公司按照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加強培訓師資力量建設,從省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以及科研院所、夏縣縣委黨校及專家庫中,聘任了20余名農業農村領域的權威專家、鄉土人才,從測土配方施肥、機耕、植保到收獲、運輸、銷售等生產全過程,對學員進行技術指導。
同時,公司以高素質農民培育為抓手,通過“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合機制,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逐步形成了“企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農戶促企業”的良性互動格局。
截至2024年10月底,公司輻射帶動農戶4000余戶,實現農戶戶均增收9000余元,龍頭帶動作用明顯。榮輝公司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我們通過科學普及和高素質農民培育,幫助農民在田間地頭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方法。3年來,公司先后服務各類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80余家,培育高素質農民和生產技能人才3000余人。”王科輝說。
今年10月,榮輝公司被市果業發展中心評為誠信果業標桿單位,目前,正積極開展國家有機農產品基地認定和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申報工作。王科輝表示,公司將一如既往腳踏實地開拓奉獻,為全市果蔬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