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1-19
□記者 薛麗娟
為培養和提高廣大青年作家的創作水平,11月16日、17日,運城市文學藝術研究院、運城市作家協會聯合舉辦文學創作培訓會,來自運城13縣(市、區)近80人參會。本次培訓會中,有3位主講老師是運城本土“80后”作家,他們的講座為培訓會帶來一縷青春氣息,注入了活力和時代感。
課上分享 誠意滿滿
在為期兩天的培訓課堂上,5位主講老師結合自身創作經驗,從不同視角,幫助文學創作者了解社會經濟運行特點、商業出版路徑、網絡創作模式、媒體寫作視角等與寫作息息相關的方面,鼓勵作家開闊視野,提高站位,去書寫,去表達。
文學發展和經濟發展是密切相關的。運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運城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云以《運城市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形勢》為題,全面對比、準確分析運城整體發展形勢,啟迪各位文學創作者打開思路,增強信心,寫出更多具有時代特色、展現運城風貌的精品力作。
作品發表、出版是眾多作家的共同追求。“80后”青年作家王陽以《商業出版:從選題到成書》為題,以自身多部書籍出版為例,從明確目標、選題思路、制作選題表、尋找資源等方面,對商業出版模式和原則進行細致分析,就如何選取熱門題材、抓住市場規律、了解讀者需求等傳授經驗。運城市作協副主席、“80后”青年作家呂魁以《漫談創作與發表》為題,講述了自己走上寫作道路的經歷,以及對小說文體的理解和小說發表的個人心得。他用一個個生動的小說實例,告訴大家如何在新穎的敘述方式上,用好的語言講好故事。
在當下這個文化多元的時代,文學創作該如何走,也是大家關心的議題。生于1982年的運城市作協副主席謝榮鵬、運城市作協副主席張建群分別以《網絡文學發展史與創作經驗》《媒體視角下的文學素材和文學創作》為題,從自身經驗出發,細談網絡文學的發展與優勢、傳統文學的堅守與創新。他們建議作家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進行多樣化嘗試和探索,以筆觸直達讀者心間,以文學之光照亮世界。
堂下交流 互動頻頻
各位老師結合寫作經歷和作品實例,傳授成功經驗,來參會的作家們也在課堂上聚精會神,專心聽講,課后互動討論也非常積極。
“文學道路上,怎么少走彎路”“創作的終極目的是什么”“如何有意識地寫作”……面對大家提出的問題,各位老師毫無保留、傾囊倒篋,條理清楚、細致認真地進行答疑解惑,提供建議,并鼓勵大家不要放棄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創作的信心,不要局限于固定的創作模式和創作風格。要閱讀經典,打開想象,勇于書寫,從生活中積累點滴素養和靈感,從成功者中汲取創作技巧和養分,真誠表達對時代的感受。他們鼓勵大家拓展文學創作維度,從河東風物入手,從傳統文化入手。
作家們表示,各位老師的分享真誠、扎實,有廣度、有深度,可學習、可借鑒,讓大家提高了認知,打開了視野,更新了知識,也重燃了自己進行文學創作的熱情。希望將來可以創造出更溫暖、更豐碩、更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河東流派文學作品。
特別是在16日晚,“80后”“90后”網絡作家與傳統作家的互動座談上,大家一起共話文學新視角和新發展。在大家看來,兩者雖在傳播途徑和閱讀習慣上有所不同,但書寫的世界是一樣的,都要講好故事、描繪時代、服務群眾,引發讀者共鳴。來自永濟的作家趙光華說:“嚴肅文學像綠皮火車,網絡文學如高鐵動車,讀者如乘客,存在即是合理。對作者來說,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規劃和選擇自己的創作方向。”
會后感悟 受益匪淺
培訓會后,與會作家紛紛表示感受深刻,創作激情迸發,對文學創作也有了新的體悟。大家認為,作為文學創作者,有義務、有責任用文章引領時代風氣,弘揚時代精神。
新絳青年王茜說,這次學習解決了自己目前創作所遇到的問題。“王陽老師說‘有輸入才有輸出’,這也正是自己目前欠缺的一個重要方面;呂魁老師談創作中可能會感覺當下的人生閱歷和靈感支撐不起來現在的寫作,那么就去閱讀。寫作與播種一樣,需要不斷地寫,不斷地汲取養料,再讓這些養料變成一個個跳動的字符。”
來自稷山的青年崔霄說,培訓時間雖短卻意義重大,一直在收獲、在感動、在歡喜、在感激。感謝各位老師的用心和慷慨分享,也很榮幸能夠結識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未來,大家一起熱愛創作,在文學這條道路上躍馬揚鞭,一路高歌。
永濟的作家賀楠也覺得在這次培訓會上收獲滿滿,特別是老師們的分享打開了她的思維,也讓她明確了未來的創作方向。唯有熱愛,方能永恒。寫作是一條漫長的路,堅持書寫,定能有所收獲。
鹽湖區文學愛好者徐麥麥則表示,能感受到各位老師想要盡其所能,幫助家鄉人少走一些彎路、一路平坦的真摯期許。這次的課程設置巧妙,培訓下來像是在跟著幾位“文學”大俠練習“武藝”。老師們就像武俠世界里的宗門長老,帶來了他們的成名秘籍,并認真指導,將大家從“我要努力成為武功高強的大俠”轉變為“我要成為手持武器、保家衛國的大俠”,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讓自己的文學創作與時代緊緊相連。
芮城作家李海珍說,學習到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表達方式,豐富了文學素養,明白了如何成為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學創作者。她堅信只要心懷熱愛,就能實現自己的追求,用文學為家鄉發聲,為新時代獻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