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04
本報訊(記者 余 果 通訊員 趙陽飛)基礎設施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使城市舊貌換新顏,大型商業綜合體和精致住宅小區成為城市一道靚麗風景。新中國成立75年來,河津市城鄉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可喜嬗變。
九龍公園建于2007年,是河津市建設的第一座公園,今年71歲的原永民在九龍公園堅持鍛煉已有十多年,他親眼見證了公園從無到有、從荒到綠的全過程。原永民說:“以前這兒就是一座雜草叢生的土堆,變化太大了,怎么也想不到一個小山堆會變成如今的模樣。現在休閑的去處太多了,北城公園、蓮池公園、龍門廣場等,還有各個街口建的小游園,現在出門不遠就能有一個公園。以前哪里想到有如今這樣的變化,路網、商場一應俱全,城市建設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
流金歲月,滄桑巨變。75年來,承載著河津百姓歡樂回憶的公園經歷了華麗的蝶變,也見證著城市的巨變。目前市區公園、游園、街頭綠地總數達到40個。其中,蓮池公園總占地260畝,水域面積占47%,園內幽靜的湖水、拱形的小橋、秀美的亭臺樓閣……構成了一幅北國的水鄉美景圖。
在城市建設中,道路是不得不提的。河津老城有四街八巷十二胡同,四街八巷組成老城交通的主架,十二胡同是分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城市的不斷增建、改建、擴建,至1993年,河津縣城以主街道新耿街為中心,形成一定規模。1994年,河津撤縣設市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先后改建、擴建了新耿街、紫金街、汾濱街、龍崗路等,新開了新興路,形成了5條南北街、9條東西路。隨著城市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河津市大力實施道路建設和提升改造工程,又先后修建改造了延平街、萬春街、華興路等11條道路,文苑西街、府前路西延等7條背街小巷,打通禮銘路等3條斷頭路,有效緩解了中心城區南北不通、東西不暢的問題。目前,中心城區六縱十橫的主干路網初步形成,城市道路的互聯互通基本實現。
新中國成立75年來,隨著經濟實力日益增強,發展步伐不斷提速,河津市以高起點規劃引領城市發展,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砥礪奮進,篤定前行,從城市樓宇到阡陌交通,從街道社區到街巷深處,生活工作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深切感受到河津發展的脈搏,也見證了河津發展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如今,河津正在一天天變綠、變亮、變美,交通通暢便捷,街道寬闊整潔,高樓鱗次櫛比,綠化賞心悅目,各項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市民生活節節攀升,一幅天藍、水清、地綠、宜居的城市建設美好畫卷在古耿大地徐徐展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