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22
□記者 陳怡霏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我市在辦好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方面積極探索,在辦園數量和結構持續優化的同時,還在教育內容提質升級上下功夫,打造了一個個極具活力與新意的特色園,全面推進“五育并舉”,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育”。
你見過擁有氣象監測設備的幼兒園嗎?剛進鹽湖區南城中心幼兒園的大門,便被一個電子屏幕吸引,上面顯示著當日的氣溫、風向、風速、降水量等。連接屏幕的,是圓柱形的量雨器、專業的風速變速器和風向變送器。這是該園為了開發氣象課程,培養孩子科學興趣而專門引進的一套設備。

動手實踐 記者 杜磊 攝
當科學可觸可感后,興趣便被激發。該校一老師說:“現在一下課,孩子們就會跑到操場上觀察天氣變化,還會主動學習關于氣象的知識,更善于思考了。”
或者,你見過一所幼兒園就是一家文化館嗎?來到我市薈萃幼兒園,家鄉一詞似乎有了更具象化的表達。黃河從哪里發源、入海?運城13個縣(市、區)是什么樣貌?答案都在幼兒園里精美的墻繪上。在這里,黃河文化、家鄉民俗“觸手可及”,孩子們可以通過游戲,體驗各縣風土人情。
而你又見過現實中的“森林王國”嗎?與空間受限的城區幼兒園不同,位于東郭鎮的鹽湖區第八實驗幼兒園,進一步發揮自己鄉村園的優勢,主打“自然教育”。
該園室外運動場超過1000平方米,不僅有游樂場、籃球場,還有一個小養殖場,養兔、養雞,在這里都可以實現。驚蟄時,孩子們就去觀察螞蟻洞;植樹節時,孩子們一起辨認樹種、播撒耕種;春分時,孩子們用雞窩里的雞蛋做立蛋游戲……真正把教育過程融入自然生態。
特色園層出不窮,幼師的專業素質也在同步提高。“遇到問題時,我們會鼓勵孩子自己先思考,而不是直接提供答案。”幼師董菁表示,和以往直接灌輸式的教育不同,如今的她們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探索欲,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
“年輕化”“高素質”正成為幼師群體的代名詞。“現在我們園里教師的學歷基本上都是專科和本科,還有一名研究生。”南城中心幼兒園園長馬建華說。
市直機關幼兒園辦公室主任趙曉娟告訴記者,年輕的老師越來越多,且有想法、有創意,讓整個幼兒園都活力十足。“此外,我們還開展了‘青藍結對幫扶’計劃,讓有經驗的幼師帶領年輕老師一起成長和進步”。
老師們敬業負責,家長們更放心了。“每學期結束,老師都會來家訪,和我們分享孩子的成長和變化,非常有耐心。”家住萬榮的張女士說。
“我家孩子上小班,班主任經常在微信群里記錄孩子的上課情況,當天給我反饋;每學期開學時的家長會上還會告知我們這學期的教學安排,我們都非常信賴老師。”鹽湖區家長淮驍說,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幼兒園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徒步,在活動中增進親子關系。
當幼兒園不僅是幼兒園,孩子不僅是聆聽者,幼師不僅是傳授者,家長也不再是旁觀者時,教育的內涵便得以顯現。未來,我市將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實現讓孩子快樂、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的美好愿景,打造更多家門口的優質幼兒園,真正辦好讓群眾滿意的學前教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