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22
運城晚報福建漳州訊(記者 楊穎琦)關公巡境賜福,晉閩共傳忠義。10月19日下午4時30分,“關帝圣像”移駕第二站——打錫巷文衡殿,開啟巡境活動。

在巡游隊伍中,福建非遺民俗“官將首”為圣像開道,當地的軍鼓隊、涼傘隊、舞獅隊、舞龍隊、腰鼓隊等多個方陣組成一條蜿蜒的“巨龍”,伴著“關帝圣像”繞境踩街。圣像所到之處,人群如潮水般涌來,歡呼聲此起彼伏,場面頗為壯觀。行至夜晚,巡游熱度未減半分,熱鬧的氣氛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以前只在網上看過這種類型的巡游活動,今天終于在現場感受了一下,還見到了明代的文物,這種沉浸式體驗讓我們感覺這趟旅行特別值。”游客李雅文興奮地說,這次她和朋友們一起相約到福建旅游,沒想到正好遇見山西運城“關帝圣像”在福建巡游,一路走下來,感受特別深刻。下次旅行她一定會到山西,去感受運城的風景和人文。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巡游,下午18時30分,解州關帝祖廟“關帝圣像”抵達打錫巷文衡殿,安座駐蹕。
10月20日上午,解州關帝祖廟分鎮授牌儀式在打錫巷文衡殿舉行。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副所長郭波為打錫巷文衡殿授牌“福建漳州打錫巷文衡殿系山西解州關帝廟分鎮”,并發放令旗、贈送禮物。此次授牌活動不僅是對漳州打錫巷文衡殿在弘揚關公文化方面所作貢獻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對關公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推動。這一交流活動有助于深化兩地在文化遺產保護、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為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更多的力量。
坐落在街市深處的打錫巷文衡殿原稱“德安關帝廟”,其歷史可追溯至明萬歷年間,是漳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廟現存的“哪吒鼓樂”是中國閩臺地區人們踏火時的一種古老吟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多年來,解州關帝祖廟與打錫巷文衡殿互動交流頻繁,這些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豐富了兩地民眾的文化生活,也使得傳統文化、民間信俗獲得更廣泛的傳播。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