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9
記者 陶登肖 文圖
“我81歲了,一個月享受到的高齡津貼是70元。我老伴還沒到年齡,一個月是20元。感謝政府對我們這些老年人的關心和關愛。這些年,針對老年人的便民服務越來越多,黨的好政策讓我們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奔頭了!”在鹽湖區南城街道柏口窯村,收到高齡補貼的徐金山大爺高興地說。

為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實現普惠補貼全覆蓋,是今年省政府民生實事之一。為貫徹落實這一民生實事,加強我市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增強老年人民生福祉,今年年初,市民政局聯合財政、衛健部門出臺了《關于發放高齡津貼的通知》《高齡津貼發放實施方案》。從2024年1月1日起,我市對具有運城市戶籍且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
同時,我市明確了高齡津貼的發放流程,即由村(居)民委員會負責初步摸排統計,隨后提交至鄉鎮(街道)進行審核,最終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確認。高齡津貼發放通過惠民惠農“一卡通”平臺實現,確保每月按時足額到賬。同時,縣級民政部門還為每位高齡老人建立詳細的信息檔案,并實施動態管理,以提供更加精準、貼心的服務。
根據規定,我市高齡津貼發放對象的年齡以居民身份證出生日期為準。我市13個縣(市、區)相繼制定出臺了高齡津貼標準,并明確了發放標準。具體標準為:80周歲~89周歲,每人每月70元;90周歲~99周歲,每人每月70元(河津市每人每月85元);10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聞喜縣、河津市每人每月500元)。
“鹽湖區積極貫徹落實省、市關于高齡津貼發放精神,1月份出臺文件,對發放對象、發放方式、發放時間進行了明確規定,為80周歲~99周歲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70元高齡津貼,100周歲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放300元高齡津貼。除此之外,鹽湖區從今年1月份開始為70周歲~79周歲農村戶籍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20元津貼。”鹽湖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還建立高齡老人管理檔案和發放對象花名冊,依托信息化手段實現動態管理。
為切實做好2024年高齡補貼發放工作,讓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我市各級民政部門著力從宣傳覆蓋、審批程序、動態管理、資金精準等方面著手,保障補貼資金精準、規范、及時發放。
以鹽湖區為例,2024年9月有70周歲~79周歲老年人30996人,發放資金61.992萬元;80周歲~89周歲老年人15261人,發放資金106.827萬元;90周歲~99周歲老年人1850人,發放資金12.95萬元;10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30人,發放資金0.9萬元。1月~9月共發放資金1577.49萬元,每月20日前通過一卡通系統發放到個人賬戶。
走訪中,老年人及其家屬對高齡津貼的發放表示感激。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認為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一位高齡老人表示:“這筆津貼雖然不多,但對我們來說卻是一份沉甸甸的關懷。它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尊重和關愛,也讓我們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下一步,民政部門將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主動發現機制,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落實政策找人制度,進一步提高群眾知曉率,切實將黨和政府這一利好惠民政策普惠到全市高齡老人。
記者手記
高齡津貼的發放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心和重視,有助于弘揚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當老年人得到妥善的照顧和關愛時,他們的家庭也會更加和睦,整個社會也會更加安定有序。
高齡津貼是社會對老年人的一種特殊關愛和尊重。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可能面臨生活上的諸多困難。發放高齡津貼,讓老年人感受到社會沒有忘記他們曾經的貢獻,給予了他們應有的關懷和照顧。這種關愛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讓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高齡津貼的發放是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提高養老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養老事業中來,推動養老產業的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養老服務。
高齡津貼的發放能夠提升老年人的社會認同感。老年人在收到高齡津貼時,會覺得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和地位得到了認可。這不僅讓他們更加自信,也激發了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 記者 陶登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