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19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風陵渡經濟開發區,浮云山南路西側。標準化廠房里,管線交織的設備有序運轉,一袋袋裝有酷似黑豆、手感滑溜的EVA原材料經過熱加工和打磨處理,最終變成一卷卷超薄細膩的鋰電池隔膜泡棉紙。
這是繼證道科技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后,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圍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開辟的又一新板塊——山西環途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40萬支鋰電池隔膜泡棉紙管生產線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總投資2億元的重大轉型項目,從簽約到試投產,僅僅歷時26天,創造了風陵渡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投產全新紀錄。
這一成績的取得,是風陵渡經濟開發區新一屆領導班子系統謀劃招商組合拳,統籌當地現有資源,以現有資源撬動市場力量,助推項目入區建設的豐碩成果。這一項目的“極速”上馬,也跑出了一個百億級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發展“風速度”。
厚積薄發,念好“備字經”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去年,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第三批特色產業集聚區試點名單,風陵渡經濟開發區鋰電池材料特色產業集聚區被確定為省級特色產業集聚區試點。
“目前,開發區鋰電池材料特色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4.6平方公里,以培育壯大山西證道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為方向,正瞄準鋰電池正極、隔膜等上下游企業項目開展招商引資。”風陵渡經濟開發區產業事業部部長譚步峰說,“可以說,前瞻性的產業布局,讓我們的招商引資更加胸有成竹,也更加科學精準。”
產業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延鏈補鏈強鏈則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題中之義。今年6月,風陵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要領導,前往山東青島拜訪在外創業的老鄉。而此次拜訪,讓他們捕捉到了招商引資的全新機遇。
“在交談中,我們無意中得知運城某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企業一項配套產品需求量很大,但他們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在南方,貨源不穩而且運費較高,正想找一家相關企業就近合作。”譚步峰說,“這一信息對我們而言如獲至寶,風陵渡處于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核心區,交通條件便捷,而且鋰離子電池隔膜是我們招商引資的重點,正好填補鋰電池材料特色產業集聚區產業發展的空白。”
好項目落地,基礎設施是關鍵。早在2021年,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就開始規劃并實施標準化廠房建設,共建成標準化廠房3萬余平方米,目前已有多家企業入駐。在充分保障原有企業利益情況下,該開發區管委會利用兩天時間協調企業騰出利用率不高的標準化廠房,盤活沉淀資源3500平方米,為新項目落地提供場地保障。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9月4日,在前期充分溝通對接的基礎上,借青島客商來風陵渡實地考察的關鍵機會,該開發區管委會主要領導與客商進行深度洽談。9月5日,經管委會全力爭取,總投資2億元的環途科技鋰電池隔膜泡棉紙管生產線項目成功簽約,入駐園區標準化廠房。9月30日,第一條生產線開始試生產。
“地理位置固然重要,投資環境和生產環境則更加重要。”山西環途科技項目法人孫成彬說,“特別是,鋰電池這種高精密的生產項目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此前我們帶客戶過來考察,他們對廠房衛生條件、當地氣候條件等方面相當滿意。”
親商安商,打好“組合拳”
“風陵渡,讓我有賓至如歸的體驗!”
這是山西環途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洪康的肺腑之言。
項目簽約后,根據環途公司青島總部的安排,董洪康只身一人從山東青島前往風陵渡經濟開發區“打前站”。“沒想到,飛機剛落地,開發區管委會就安排專人在機場迎接,并對接全部項目事宜。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包聯項目人員每天開著私家車接送我‘上下班’,全程陪辦各項開工事宜。”董洪康說。
為做好項目落地的“后半篇文章”,該開發區管委會不僅在手續辦理上提供一站式服務,而且安排專職人員全程跟蹤服務。“從項目立項、營業執照注冊、銀行開戶、項目備案、國稅完稅證明等五大類剛需手續材料,到必填的表格、必蓋的公章,除了必要時需要我簽字拍照外,其余都由包聯人員全程主導辦理,不到5天就辦完所有手續。”董洪康說。
不但把企業引進來,更要留得住、發展好。“企業發展要靠人。根據我們的用工需求,開發區管委會積極協助我們對接招工平臺,組織全區干部轉發項目用工招聘信息,一期計劃招聘20人,不到兩天時間崗位全部招滿。員工經過崗前培訓,目前都已上崗。”董洪康說,“記得9月5日,簽合約當天,我們就廠房電力和消防設施提出進一步要求,開發區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天深夜就給予了答復。”
“之前這間廠房是按照某滅火器生產企業的需求量身定做的,由于該企業在后期發展中用不了這么大的場地,所以將閑置的3500平方米空地整合后用于新項目。”譚步峰說,“因鋰電池不同于滅火器,在消防設施方面要求更高,需要從丙級提升到乙級,電力方面也要重新規劃改造。第二天下午,開發區就安排人員及時介入,兩天時間就完成電力改造和消防提升改造前期設計審查工作。”
產業轉型,跑出“加速度”
走進山西環途科技生產車間,新購置的生產設備正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行,各工位上的工人有條不紊,嫻熟地操作設備,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原計劃預估年底才能試生產,沒想到提前了3個月,這是我們環途公司全國布點中從簽約到生產最快的生產線。這不,10月份就與客戶簽了5000萬元的訂單,目前一期生產線和6個膜床試生產運行平穩。”孫成彬介紹,“過幾天,我們還將投資2000多萬元再上一條生產線和6臺膜床,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產品銷售也將從運城本地輻射到全國各地的相關企業乃至一些高端客戶。”
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陜煤運電、亞寶醫藥一直是風陵渡經濟開發區產業板塊的頂梁柱。2021年以來,致力于主導產業的重大轉型,該開發區管委會瞄準能源新材料新興產業,在新能源電池材料賽道上精心布局持續發力,并率先引進生產電池負極的證道科技。
“以區內龍頭企業證道科技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為依托,我們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擴鏈等產業鏈招商,園區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勢頭良好,去年產值已達20億元。”譚步峰說,“目前,在成功引進環途科技的基礎上,我們又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達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合作意向,以電池正負極、包裝膜等為支撐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隨著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集群一步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個與亞寶藥業、陜煤運電比肩的全新產業增長極,正在“雞鳴一聲聞三省”的風陵渡經濟開發區蓄勢崛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