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19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閆豪杰
一顆蘋果能變成什么?在山西中康果蔬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蘋果在技術加持下,轉化成蘋果脆、果圈、果粒等產品。
走進中康果蔬無塵生產車間,轟鳴的機器聲不絕于耳,全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在這里,一顆蘋果獲得了不同“身份”,找到了無限可能。
中康果蔬是臨猗縣較早的一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最初以蘋果加工為主。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造、產品開發,該公司走上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精深加工之路。時至今日,產品年產量突破2500噸大關,營收更是攀升至6700余萬元。
“我們每年能消化蘋果原材料4.2萬噸,帶動300余戶果農增收。我們加工生產的果丁、果圈等產品出口到德國、美國、俄羅斯、墨西哥、意大利等等十余個國家。”中康果蔬副總經理姚奇彤介紹。
臨猗是果業大縣,蘋果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年產量超20億公斤。其中,“秦冠”蘋果主要是當地果園中用于授粉的品種,鮮食口感比不上紅富士,往年多數會賣到果汁廠,收益并不高。
中康果蔬在發現“秦冠”蘋果在脫水加工領域的獨特價值后,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大量收購,經過脫水加工處理,將其制成了果丁、果圈、果片等產品,并成功出口到海外市場。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讓中康果蔬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也為當地果農和地方經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為保證出口產品達到國際標準,今年,中康果蔬對生產車間進行了改造升級,并引進了自動化智能水果加工線,實現了對選料、烘烤、檢驗、稱重、包裝等各個環節的精準把控,最大限度保持了原果的天然有效成分、新鮮度和口感,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以前,我們生產要靠大量的人力投入,費時費力,效率低下。”姚奇彤感慨,“我們改造的無塵車間在今年8月已建成投用。在這次改造中新增了AI智能色選機、壓榨膨化機、自動包裝機等設備,既可以提高產品純凈度和品質,增加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產值,還可以減少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除此之外,我們還為車間配置了智能除濕凈化設備,能更好地保持車間環境干燥,保證產品品質。”
一顆顆蘋果,在中康果蔬找到了新的歸宿,也開啟了新的征程。小小的蘋果,串起了產業鏈條,帶動了科技創新,更為臨猗果農蹚出一條充滿甜蜜的致富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