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大河灣>

從來銀杏不負秋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8

□王小燕

金秋時節,是銀杏葉的高光時刻。看著那一片片隨風搖曳的金黃色葉子,我的記憶被喚醒,與銀杏的故事霎時回到眼前。

我生在南山,長在南山。1976年,我15歲,正是讀書的黃金年齡,卻輟學參加了生產隊組織的平地勞動。從小就有文學夢想的我,書沒有讀夠啊!勞動間隙,我便捧著厚書,讀得如癡如醉。每當讀書的興趣被隊長“上工了”的吆喝聲打斷,我就莫名心煩。煩惱之余,我總要看清讀到的頁碼,心中萌生了一個念頭,有個書簽多好啊!

一天收工回莊的路上,我發現半山坡紅葉翠柏中,有棵樹鶴立雞群,樹上結滿了黃燦燦的“金幣”,我稀罕得直歡呼。會講故事的一位大叔告訴我,那是棵銀杏樹。我好奇地問:“銀杏?為何不是黃杏、金杏?”大叔笑著說:“‘銀’是指果實的顏色,它和紅豆杉一樣,以果實的顏色命名。”

我變成一只快樂的小雀兒,飛也似的跑向那棵樹。睜圓好奇的眼睛,樹下綠草地上,均勻地繡著鴨掌花朵兒;仰頭望哦,樹上還有一把把小扇子,精精神神舒展著;微風拂過枝頭,黃蝶翩躚,自由落體,變成降落傘。撿拾一片,細細欣賞,那是打開的一把小黃扇兒,扇面平平展展,葉柄娉娉婷婷,輕輕撫摸,它的肌膚有著如香云紗般的質感!要不仔細看,分不清正反面,也分不出經緯線。千片萬片,大小、長勢、顏色一模一樣,個個風骨錚錚!我心頭一亮,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是自然天成的書簽呀!它那么美、那么小巧、那么可愛,沒有哪個能工巧匠,能比過它的巧奪天工。

我撿拾了滿捧滿兜,喜滋滋地帶回家,一片一片夾在書中壓平陰干。天生麗質、小巧玲瓏、樸實高雅,“嘖嘖嘖”,真是好看喲。夾在書中,露出個小把兒,合上書再打開,那種愜意賽過小神仙。

從此,每每打開在讀的書,先與小精靈般的銀杏書簽謀面,讀書的欲望與美好,便填滿心胸。有它陪讀,家里那幾本存書很快就讀完了。那時候,沒錢買書,就想辦法借書讀,老師同學、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凡能借到的書,如饑似渴地讀。惜書如命的我,書簽成了愛書、護書的好幫手,讀哪本書,便請“小精靈”住進哪座“黃金屋”,金屋藏嬌的感覺呀。書讀完了,物歸原主,一枚小小的書簽,像信箋放在書中,帶去大自然的語言,帶去悠悠的書香,帶去我的感恩與祝福。

20歲那年,我成了一名山村民辦教師,掙錢不多,但可自由支配,捏緊錢包,省出錢來,訂閱了《萌芽》《知音》兩本雜志。那時候山村小學哪有課外書啊!訂閱的雜志,滿足了我書蟲的渴求,成了我的“夜宵茶點”。惜書不惜墨,書頁上寫滿了讀書筆記。

我工作所在的村莊,離河邊不遠,河岸上有棵銀杏樹。我采集了銀杏葉,做成標本。床頭的書桌上、書頁里,總夾著一枚銀杏書簽。書中最精彩的地方,放一枚書簽,隨時翻開一讀再讀。語文教科書里,書簽不方便,就在空白處描下銀杏葉的形狀,寫上要教的重點難點或難寫筆順,以及要注意的讀音。

1984年秋季開學,我帶著幾個孩子,到古城新華書店領教科書,一本《兒童時代》期刊吸引了我。捧書在手,人物封面,珠圓玉潤,雙瞳剪水,像極了如今美顏潤飾下的“大眼萌娃”,可愛得讓人心動。翻開扉頁,名家名作、奇幻、童話、校園、隨筆……這樣的內容,涵養童心,助力小學語文學習,讓我大開眼界!我掏出準備買衣料的錢,買回一年12期。回到學校一本本捧讀,可把小學生眼紅壞了!我讀過的書不吝讓學生借閱,但孩子們一窩蜂都想先睹為快。面對孩子們眼巴巴的神情,我想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作文課上,我拿出一枚銀杏葉書簽,讓二級復式班兩個年級的學生,仔細觀察過,并分別做了寫作文、寫日記的輔導。高年級寫作文,低年級寫日記,誰寫得好誰先讀,按分數從高到低依次借閱。

一個小小的舉動,點亮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也調動了他們作文的積極性!孩子們喜歡模仿,見樣學樣,也在語文課本里描出銀杏葉的風采,寫進課堂筆記。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們逐漸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枚小小書簽融進了師生純真的感情,也見證了我不負春光、師生共讀的歲月。

1998年,我的婆家因小浪底庫區移民搬遷了,我的工作隨之調到了縣城。隨著城市綠化建設,亳清河畔、家門前的小公園里,雨后春筍般冒出許多銀杏樹。最溫馨的是小區門前,橫豎巷道的兩邊都栽上了銀杏樹。一年年過去,初心不改,多少次在銀杏樹下駐足,踏著風婆婆鋪下的黃金路,掬一捧黃金葉揚起,讓笑聲和落葉齊飛。但每每看到落完葉兒變得光禿禿的銀杏樹,總有失落的感覺。銀杏樹,你又叫白果樹,可是我怎么就沒見過你結果子呢!難道“白果樹”空有其名?

2017年金秋,我退休了,重拾被擱淺的文學夢想,開始執著勤奮地爬格子,一篇篇文字在報刊及網絡平臺發表。全國各地有了知心文友,有文友著書立說,從遠方寄來贈書,不亦樂乎!沒有工作壓力,有了閑情逸致,訂閱雜志、購買書籍,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飯。每得到一本書,放進書簽,孜孜以讀,我的心態變得陽光,創作更有勁頭。以文字頤養天年,生活變得淡定,氣質變得高雅。刻進骨子里的善良,在一言一行中顯山露水,也在文字篇章中折射出光芒。

一個落葉繽紛的日子,我到小公園采銀杏葉做標本。剛走進小公園,一眼看見不遠處一座庭院的大門外,左右兩邊各站著一株銀杏樹。它們似乎一夜之間就長到超過了二層樓,樹冠像兩頂情侶花雨傘。細看兩棵樹的容貌,左邊一棵,葉兒大而油綠,青春活力,充滿生機,而右邊那棵,葉兒小而泛黃,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走近了才發現,右邊那棵,原來是被果實累彎了腰。好激動啊,終于見到銀杏樹結果子了,而且結了那么多,枝頭一堆堆、一串串,挨挨擠擠,瑪瑙珍珠般,那么圓潤。那種透明的白,不張揚、不外露,羞答答的,被一叢叢葉兒掩映著。

我有點奇怪,同時栽下的兩棵樹一起長大,差別咋這么大呢,就是懶也不能懶到如此地步吧?正在疑惑,這家女主人出來了。我問:“大姐,一樹結了這么多,這棵卻一顆沒結,什么原因呀?”女主人笑了:“公雞會嬎蛋嗎?這兩棵是夫妻樹,結果的是‘妻’,高大帥氣的是‘夫’。”“哦,銀杏樹還分男女?”“是啊,銀杏是雌雄異株,生長慢,掛果遲。爺爺輩栽樹,孫子輩才能吃上果子。所以才叫公孫樹!”我掐指一算,移民搬遷已20多年了,這樹和人一樣,20幾歲才成年呀。我知道,銀杏是長壽樹,活到百歲千歲,依然可以開花結果。再次審視兩棵樹,男左女右,天然的娃娃親,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如立地成佛,年年如約換華服,彰顯生命的繁華。它的豁達與灑脫,宛如正能量人生,越老越有風度,越老越值錢,越老對社會貢獻越大!

2024年陽春三月,我再次站在那兩棵銀杏樹下,抬頭仰望,銀杏爸爸花穗穗墜了滿枝滿丫。它們一簇簇、一穗穗,如淺綠色的毛毛蟲,眾星捧月般,圍著嫩嫩綠綠的一叢小葉兒盡情綻放。再看向那棵樹媽媽,一朵花穗沒有,而每叢葉子下,已結了一堆堆火柴頭般的小果果。真有意思,開花不結果,結果不開花。我瞬間明白了,它們夫妻,你情我愿,同頻共振,夫唱婦隨,一個傳花一個授粉。就這樣,一歲歲美化著我們的生存環境,一年年孕育著傳遞香火的種子……

“從來銀杏不負秋,如畫山河任君游。”我愛銀杏,愛到深處。好想、好想,走進銀杏源“童話世界”去踏秋;好想、好想,到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去打卡;好想、好想,品一品能治病又能養生的銀杏茶……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