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7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耀)近日,運城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成功完成全市首例可降解PFO(卵圓孔未閉)封堵術,幫助患者關閉卵圓孔、擺脫偏頭痛,重歸心腦健康生活軌道。
據該院心內科業務主任郝六一介紹,卵圓孔是胎兒發育過程中心臟房間隔上的一個重要生理通道,正常情況下,嬰兒出生后這個通道會逐漸閉合。然而,當卵圓孔未能正常閉合時,就會出現卵圓孔未閉(PFO)的情況。
卵圓孔未閉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其中偏頭痛較為常見。更為嚴重的是,卵圓孔未閉還可能導致腦卒中,患者會出現肢體偏癱、言語不清等癥狀,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目前,治療PFO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卵圓孔封堵術。而傳統的封堵器多為鎳鈦合金。然而,少數患者對金屬過敏無法耐受金屬封堵器,部分患者合并心律失常,金屬封堵器可能會阻礙部分射頻消融治療的通道,還有部分患者對植入物存在心理顧慮,種種原因導致部分患者無法得到合適的治療。為改進這部分的缺點,生物可降解封堵器應運而生。
18歲的患者小方,就是這一技術在我市的首位獲益者。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里,他一直飽受折磨。起初,他心慌不適,胸前時不時還會出現針扎痛。但這些癥狀持續時間不長,便能自行緩解,因此小方并未在意。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小方的間斷性頭痛次數逐漸增多,有時甚至持續數小時,還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
2024年9月,小方來到市中心醫院心內科。經過檢查,郝六一確診他為卵圓孔未閉。由于患者非常年輕,經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郝六一決定使用生物可降解封堵器進行卵圓孔未閉介入封堵術。
術中,借助X線的幫助,郝六一沿輸送管將大小合適的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精準送達缺損處。隨后,在造影及心腔內超聲(ICE)引導下,完成了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展開、鎖定、釋放。
術后,患者表示,頭不重了、呼吸順暢,已于術后第三天康復出院。
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介入手術正持續朝著“介入無植入、植入無殘留”方向推進。封堵器可降解化已成為目前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主流趨勢。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優勢在于封堵器植入后,可隨著時間推移降解吸收,缺損由自體組織再生修復,自然閉合卵圓孔,基本無異物殘留,房間隔結構恢復完整,保有彈性,既實現了有效封堵,也保障了安全降解,更利于卵圓孔未閉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的遠期獲益,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生物可降解PFO封堵術的成功,標志著市中心醫院心臟介入技術再攀高峰。未來,該院將持續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為目標,不斷引進和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