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5
記者 劉凱華 文圖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城鄉交通建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它既是城鄉社會事業的組成部分,也是城鄉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

近日,在實現通車倒計時的時刻,記者走進三趙線(福壽屯至運稷線)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現場,見證筑路工人的辛勤勞作。一輛載有瀝青混凝土的料車,緩緩“走”在“螃蟹”般的攤鋪機前方,料車翹起“尾巴”,一邊“吐”出100多攝氏度高溫的瀝青混凝土,一邊“引導”攤鋪機向前。雖已秋涼,但攤鋪機駕駛員依然滿頭大汗,聚精會神地駕駛設備,均勻地將瀝青混凝土攤鋪在每一寸道路上。
同時,在垣曲縣的重點民生項目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無恨至東寨碼頭公路改建工程現場,大型機械的轟鳴聲此起彼伏,施工人員穿梭其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作業。從高空俯瞰,施工現場宛若彩帶,新鋪設的柏油馬路在山巒間靈動地伸展著身軀?!盁o恨至東寨碼頭公路二標水穩基層和底基層已經施工完成,目前一標正在進行底基層施工?!痹擁椖控撠熑送醭筛嬖V記者,現階段正抓緊施工,目前正在進行的是基層水穩的鋪設工作。
除了這些即將建成拓寬的高標準“老路”,還有國慶假期前剛剛通車的新路——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臨晉縣衙至永濟界)。“路寬闊又平坦,就那么挨著黃河通過。路面干干凈凈,一眼就能看到標志,而且路面還用彩虹標線分離。走在這樣的路上,心里別提多舒心了,感覺家鄉真是越來越好了?!彪x開家鄉一年多,今年國慶假期返鄉的陳先生驚喜地說。
山水青蔥,空氣清新。從平陸縣茅津古渡口出發,沿著“彩虹路”前行,不時會遇到前來鍛煉或游玩的民眾。平陸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陸縣(茅津至復晟路)新建暨防汛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對沿線的生態環境進行了美化提升,重點對道路兩側、沿岸山體進行景觀綠化和生態修復,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沿黃生態景觀。此外,該工程使沿線民眾觀景、休閑有了好去處,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

今年國慶假期,茅津古渡及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旁的黃河生態園受到游客青睞。市民王先生說:“過去我們一家人喜歡去三門峽的天鵝湖城市濕地公園逛,現在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修好了,來這里散步鍛煉也是不錯的選擇?!?/p>
一路行,一路景?!包S河一號旅游公路串聯起全市81%的A級景區?!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全市旅游公路繪就的一張藍圖,也同步帶動“五條綠色走廊”建設,美化、綠化、亮化、凈化、文化“五化”效果集中呈現。
先看一組整體數據: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6572.44公里,路網密度116.84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條633.596公里、普通國省道16條1337.744公里、農村公路14601.1公里。再看一組目標數據:2024年,建設黃河一號旅游公路360余公里、汾河旅游公路48公里、涑水河旅游公路123公里、中條山旅游公路220公里,實現“三水一山”旅游公路連線組網;完成“四好農村路”新改建1360公里。

改建“四好農村路”帶來了什么?傍晚,連接臨猗縣臨晉鎮鎮區和農村的5條鄉道上車水馬龍,這些平展展、亮堂堂的鄉道,成為連接鎮區和農村的主要通勤道路,宛如一條條彩帶,從鎮區延伸到全鎮的各個角落,推進了城鄉互聯互通。
視線移至地處中條山腹地的平陸縣,巍巍中條山,自古行路難。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四好農村路”創建目標,精細化實施、系統化覆蓋,實現了全縣農村公路交通運輸能力質的提升?!叭タh城方便了不說,我們村里的山貨也好賣了?!闭绠數毓r陳有文所說,路網的完善,不僅解決了出行問題,還為農民致富鋪平了道路,為加快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而在中心城區,隨著近期中銀路、鳳凰路、濱湖路等有“里”又有“面”路段的陸續通車,不僅讓市民出行更方便、更高效、更舒適,還為推動地方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高質量的交通支撐。近年來,我市持續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實施了多條道路的提升改造建設工程,并快速打通城市“斷頭路”,中心城區九縱九橫的骨干路網日益完善。同時,我市加快推進“鹽臨夏”一體化路網工程建設,“鹽臨夏”半小時通達圈日趨成型。
在鳳凰路附近居住的王準,于通車當天拍攝了新路的視頻,并配文“路通了,早晨能多睡10分鐘了!”發到朋友圈。鳳凰路道路提升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僅是今年市城市管理局實施的“七合一”雨污分流及防洪排澇提升工程之一。該工程涉及中銀路、鳳凰路、老東街、槐中路、葡萄園街、濱湖路及安邑片區,總長14.46公里。工程完工后,這些道路的污水、雨水“各行其道”,將強化城區汛期排澇能力,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有效推動城市內澇治理,讓城市發展不僅有干凈的“面子”,更有厚實的“里子”。

為豐富游客出游選擇、提升道路視覺效果,我市在鹽湖生態保護利用各項工作中,著力打造運城鹽湖景區,串聯了沿途城市景觀節點及周邊文化旅游產業,不僅改善了沿線生態景觀水平,增強了游玩體驗感,還為文化旅游產業注入了新鮮元素。
騎行愛好者原鳴說起鴨子池特別興奮:“環湖路改造完后,每個周末我都會和朋友一起去健身騎行通道騎車,從中心城區一直可以騎到解州關帝祖廟。騎累了還能在路邊歇歇,順便逛逛古鎮,體驗感非常棒。”
如今,我市把握城市發展規律,以系統思維整體謀劃,不斷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一大批城建項目與民生工程從圖紙上、規劃里躍入現實。那張秀麗的宏偉藍圖,已成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幸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