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24
楊 琳
近期,運城鹽湖的聽濤閣正式對外開放,這座融合了古典美學與現代設計的建筑,猶如一座矗立于湖畔的詩篇,讓游客在欣賞鹽湖風光的同時,也能在靜謐中聆聽自然的韻律。而無動力帆船則成為景區的新亮點,它以環保、靜謐、親近自然的方式,帶領游客在鹽湖上悠然游弋,體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妙瞬間。
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游玩體驗,更為運城鹽湖景區增添了獨特的吸引力,使之在眾多旅游目的地中脫穎而出,實現景區“淡季不淡”。
目前,從實際看,旅游發展已經邁入以構建異地生活方式為主的全新時代,傳統意義上的景區和旅游消費空間已很難滿足旅游者的消費需求。觀演式旅游、城市漫游、國潮游、文博游等新興旅游方式備受青睞,旅游消費年輕化趨勢顯著。對于“Z世代”來說,除了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劇,一張定格美好瞬間的照片或是一條分享旅途見聞的短視頻,都有可能成為點燃文旅消費的火花,引領游客前去探索體驗獨特的情感共鳴和文化碰撞。
打造全域全季旅游發展新格局,要實現旅游發展空間的變革提升和延伸重構,推動旅游融合空間延伸重構。如今,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自行車公開賽、環鹽湖馬拉松比賽,觀體育賽事,賞活力山水,文旅消費浪漫上新;夜幕降臨,在普救寺內觀《夢境·西廂記》,鹽湖岸畔聽《宋韻·南風歌》,近百項沉浸式、體驗式的文旅活動,讓游客心馳神醉;嵐山根·運城印象、堯王臺、河東文化會客廳,越來越多的休閑街區、特色美食,麻辣鮮香,滋味兼集,搭建起煙火人間別樣生活……為打造旅游發展新格局,我市打破原有的旅游空間形態,不斷延長旅游產業鏈條,優化旅游產品供給,營建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文旅融合消費新空間,促進旅游業從“一季游”向“四季游”、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旅游行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全域全季的圖景日漸清晰。當前,全市文旅產業已到蓄勢騰飛的關鍵階段,我們要打破“旺季太短、淡季太慘”的魔咒,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著力打造具有運城特色的現代旅游業體系,全域全季持續發力,推動旅游經濟高質量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