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18
□記者 李婉玉

第34屆關公文化旅游節似乎才剛剛過去,轉眼又是一年。
今年,運城文旅披荊斬棘、高歌猛進。景點景區人頭攢動,隔三岔五亮點頻出,各類演出場場爆滿,各級媒體持續關注……
年初高開、“五一”出圈、暑期火爆、淡季不淡……
今年,運城全力打造山西省旅游熱點門戶,文旅市場熱氣騰騰,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市場跑出加速度
今年,運城文旅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擴大,旅游市場成功“出圈”:
關公故里、五老峰、永樂宮爭創5A級景區如火如荼,“水上列車”意外吸粉,運城鹽湖景區全新升級開放,“鹽湖006號燈桿”漸成“網紅”,文旅產品“閃耀”文博會……
1月至8月,全市46家A級景區和嵐山根·運城印象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309.81萬人次,同比增長47.66%,累計門票收入10032.91萬元,同比增長64.66%,累計經營收入22062.32萬元,同比增長34.02%。
其中,9個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585.06萬人次,同比增長29.36%,累計門票收入7624.94萬元,同比增長55.25%,累計經營收入14781.54萬元,同比增長25.10%,跑出了經典旅游景區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產品供給更豐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對運城而言,發展文旅更注重的是引導人們在旅游過程中感悟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今年,運城旅游業態更加豐富多樣。
運城鹽湖景區、鹽湖生態濕地公園等一批精品文旅項目的改造升級、建成開放;運城博物館成功晉級國家一級館;一批河東書房、河東驛站、鄉村文化禮堂、村史館、道德講堂及書畫藝術示范村、楹聯藝術示范村等文旅體驗新空間建成開放,讓本地群眾和外來游客都能享受到同樣品質的旅游體驗和服務;運城關公故里景區達到5A級景區創建標準;運城鹽湖、夏縣泗交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全市A級景區達46家;依托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和中條山旅游公路,積極建設獨具運城特色的自駕旅游體系;推進旅游演藝轉型升級,打造《永樂宮紀事》《忠義千秋》《關公頌》《龍門頌》等文藝精品,推出《宋韻·南風歌》《夢境·西廂記》《鏡之光·蓮之旅》等景區演藝;激發基層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廣泛開展“家戲”“社戲”“村晚”“媽媽團”等文化活動;培育研學旅游線路,打造西侯度、后土祠、司馬光祠、西陰村、永樂宮等一批古中國研學旅行基地,推出“翻開河東見中國”研學系列產品。
今年,運城文旅活動更加精彩紛呈。
2024年春節,縣市聯動,開展“我在河東過大年”系列民俗活動;打造古建遺跡游、黃河風光游、鄉村露營游、非遺體驗游四大主題游精品線路;暑假將至,及時推出“華夏尋根、國寶文物、古建遺存、黃河詩詞、非遺傳承”5條研學旅行線路,使各地學子在運城研有所獲。“山西·運城巧奪天工古建藝術游”線路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與輝同行”同款路線,則讓全國“丈母娘”涌入河東……
此外,我市還成功舉辦非遺市集尋寶、為期一個月的“傾聽運城聲音”千人大合唱、百名青年博士河東行、2024年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自駕游等活動;推出了一批文藝表演、戲曲展演、非遺文創、美食、特展等特色文旅活動。
今年,運城文創產品更加獨具匠心。
從2024年我市非遺文創新品推介會上的“黑泥蜜語”護膚套盒、“關公銀像”、黑釉茶器六件套、運城博物館桌游、七彩鹽湖鹽浴球等非遺文創產品,到近日再次火爆的運城文創月餅、文創糕點,古建、文物與非遺元素的完美融合,讓游客驚嘆“運城文創卷出了新高度”。
我市在推動文旅市場高質量發展,聚焦“打造山西省旅游熱點門戶”的目標下,陸續開發的精美文創產品,正在以全新的姿態硬核“破圈”,成為傳遞和解讀“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的“活”載體。
服務質量大提升
今年,我市不遺余力,下工夫、見真章,努力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提升服務品質。
運城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持續加大景區標準化、智慧化建設力度;永樂宮景區建設壁畫臨摹基地;河津黃河大梯子崖景區建設觀光電梯、飛云渡體驗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及綠化工程;運城鹽湖景區全面提升改造對外開放。
此外,我市用數字賦能,將3D修復、AI交互、三維動畫等新技術運用到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全過程,實施運城博物館館藏文物、永樂宮壁畫修復、關公文化數字展館等項目,通過數字化保護、沉浸式展陳、交互式體驗,讓河東文化瑰寶重煥光彩;借助科技、旅游、生態等現代元素,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加強花饃、剪紙、泥塑、絳州澄泥硯等非遺保護傳承,建立鄉村文化記憶展館59個、非遺工坊53家,通過“云游博物館”“非遺市集”“河東文物我來說”等方式,激活文物和文化遺產的生命力,讓文化遺產在古老與現代的碰撞中更有溫度、更可親近、更加惠及人民。
為方便游客出行,運城城景通免費直通車、中條山文旅直通車、跟著“悟空”游運城免費直通車不斷推出,覆蓋面愈加廣泛,在128元運城旅游年票“加量不加價”及跟著“悟空”游運城旅游一卡通等配套福利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游客感受到了運城滿滿的誠意,千里迢迢從四面八方趕來,一站式“打撈”運城古建、美景、美食、非遺等多種寶藏。
為提升服務品質,我市多措并舉引導市民爭當文明旅游的引導者、傳播者;交警部門推行柔性執法,組織警力做好來運車輛維護、交通引導;市場監管部門嚴格住宿業及旅游景點價格監管,防止欺客宰客;飛機場、高鐵站、景區等人流密集處,社會各界志愿者穿著“紅馬甲”,隨時為游客提供咨詢、向導、叫車服務,以溫暖之態喜迎八方來客。
宣傳推廣再創新
短視頻是時下火爆的宣傳媒介之一,傳播速度快,影響力大。
運城文旅、各旅游景區紛紛借助短視頻,探索“短視頻+文旅”的宣傳模式,為我市帶來了不小的熱度。
春節剛過,風頭正勁的蘭州“醉關公”小林子來運拜關公,帶來了一大波流量;3月,關公語音包上線“百度地圖”App;4月,網紅“鄂倫春小虎”來運,游走于各景區,開展了為期5天的直播,為運城文旅助力;6月,流量主播董宇輝帶領“與輝同行”團隊走進運城直播,引發全網關注和熱議,短短幾天時間,吸引上千萬人關注運城,直播帶貨銷售額接近1億元,文旅產品銷售額接近900萬元。
今年,運城先后組織團隊赴多地開展運城文旅專場宣傳招商推介活動,發布“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城市口號,在百度平臺上線運城超級城市旅游名片,有力提升了運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運城形象的“出圈”,是運城文化自信的展現,是河東優秀的文旅資源、文化產品在全國、全世界知名度不斷提升的表現,是“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美譽度、影響力再創新高的生動實踐。
相信,假以時日,運城文旅站上C位的頻度將越來越高,時間將越來越久!
攝影 記者 茹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