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06
嘉賓王水成:全國食療養生大會高級顧問,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
【問】“粗茶淡飯”,應該怎么吃才稱為淡飯?
【答】1.盡量讓米“淡” 米飯最好“白”著吃,一般不建議在飯中加入油脂、鹽、醬油、味精之類的調味品,避免增加額外的鹽分,否則不利于控制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炒飯、拌飯之類的盡量少吃。
2.盡量讓米“粗” 單一的米飯過于精致,容易消化,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米飯中加入少量糙米、燕麥或者玉米粒。這些食材的加入,一方面增加了飯食中的營養,另一方面起到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
3.盡量讓米“色” 白米飯中不含抗氧化物質,維生素含量較低。煮飯的時候,可選擇加入一些有色的食材,如豌豆、胡蘿卜、玉米粒等。這些東西的加入,會讓飯食變得既美味又可口,營養價值還更高。
【問】人們常說“粗茶淡飯”有利健康,因此,粗糧被搬上餐桌。粗糧的各種好處也被人們所追捧,如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腸道蠕動,排除毒素,預防便秘;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還有人說粗糧有減肥之功效等,那粗糧能代替主食嗎?
【答】不能完全替代。
粗糧指加工程度較低的主食,如糙米、全麥等。而細糧指加工程度較高的主食,如大米、小麥等。
從營養價值來看,粗糧的加工程度較低,谷皮、糊粉層和谷胚被較好保存,因此粗糧中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E、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酚類等植物化學物含量比細糧高。就食物加工而言,谷類食物加工越精細,其血糖生成指數越高。加工程度高的小麥、面條、精白米飯均為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加工程度低的全麥面條、發芽糙米均為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因此,吃細糧后,血糖升高速度較快,建議糖尿病病人用部分粗糧代替細糧,從而防止血糖快速升高。從慢性病預防控制看,增加粗糧的攝入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經常吃適量的粗糧還可以降低患超重肥胖、血脂異常的風險。
因此,建議將細糧和粗糧搭配著吃,傳統的二米飯(大米、小米一同放入鍋中蒸)、八寶粥等都是較好的選擇。這樣一來,增加了食物的品種,實現了粗細搭配,提高了食物的營養價值,促進了疾病預防和控制。
最好的補藥是營養豐富的食物,食補勝過藥補,也就是人們常說“粗茶淡飯最養生”,因為許多蔬菜和糧食,本身亦可作為藥物。所以,攝取五谷雜糧、根莖葉菜也可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