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06
本報記者 魏 濛
“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帶家人來接種流感疫苗,這已成為我們家一項極其重要的健康行動。”9月2日上午,在鹽湖區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民李丹帶著2歲多的女兒來接種流感疫苗。
“我從社區宣傳欄上看到開始接種流感疫苗的通知,就帶著老媽過來接種了,老年人屬于易感人群,打了流感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我們也放心。”市民鄭紅艷一邊在接種門診排隊,一邊對記者說道。
在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天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子女陪同老人前來接種流感疫苗。他們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有序完成信息登記、接種和現場留觀等程序。
入秋以來,晝夜溫差變大,以流感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進入流行季節,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也被很多人提上日程——接種流感疫苗。那么,流感有什么癥狀、為什么要提早接種流感疫苗、打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鹽湖區疾控中心全科醫師朱坤博,請她談談關于接種流感疫苗那些事兒。
高危人群接種沒商量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危害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且傳播迅速,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其中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為嚴重。朱坤博告訴記者,流感癥狀比一般感冒重,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體溫可達39℃至40℃,可有畏寒、寒戰,多伴隨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部分患者因出現肺炎等并發癥可發展至重癥流感,不容忽視。
朱坤博介紹,預防流感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常通風、規律作息。“在此基礎上,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可顯著降低接種者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哪些人群適合且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呢?朱坤博說,目前我國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流感病毒滅活疫苗和流感病毒減毒活疫苗,推薦大于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以下五類人群最應該接種。
慢病患者。與同齡健康成年人相比,慢性基礎疾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更易出現嚴重疾病或死亡,其因流感住院率和超過預期的死亡率更高。
老年人。根據相關依據來看,流感是導致65歲及以上人群住院和超過預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年老體弱者來說,流感更是威脅極大的傳染病,可導致患者發生并發癥,使原本患有肺心病、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因此必須重視流感的防治。
孕婦。流感對孕婦的健康危害比較嚴重。孕婦懷孕后由于機體免疫和生理上的變化,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出現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和其他器官的并發癥。與未孕的健康育齡婦女相比,孕婦出現嚴重疾病的風險增加至3.3倍,孕中期和孕晚期出現嚴重疾病的風險進一步增加。
兒童。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20%—30%的兒童罹患季節性流感,在某些高流行季節,兒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達50%,其中5歲—9歲年齡段的兒童感染率最高,重癥和死亡病例常發生在2歲以下兒童。兒童感染流感可導致死亡,患基礎性疾病的兒童的死亡風險顯著高于健康兒童,但健康兒童也有將近半數的死亡病例發生。
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活動中接觸流感患者的機會較多,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高于普通人群,而且醫務人員感染流感病毒可增加院內感染的風險,增加其他醫務人員、患者及其家屬的感染風險。
走出接種認知誤區
“打了流感疫苗就不會感染流感病毒了吧?”
“打了流感疫苗還會感冒,不如不打。”
“我國是流感高發地區,面對如此多的流感相關問題,接種流感疫苗也就成了最有效的措施。但也有人提出有時就算是打了疫苗最后還是會得流感的疑問。”朱坤博說,首先并不是因為疫苗沒有用,而是因為流感太狡猾。因為流感分為甲、乙、丙型,而每一型之間又分為很多亞型,因此無法保證接種疫苗后一定不得流感。其次,流感的潛伏期通常為1天至4天,如果在疫苗產生抗體前就感染了病毒,那么可能會出現“打了疫苗還得流感”的情況,因此不能因為出現這些癥狀就認定接種流感疫苗無效,大家需要走出以下這些認知上的誤區。
流感疫苗能100%預防流感。人體在打完流感疫苗大約在半個月后會產生抗體,相當于在人體形成一個免疫屏障。當遇到流感病毒大規模侵襲時,這個免疫屏障會迅速啟動產生大量抗體發揮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從而達到殺滅病毒、抵抗流感的作用。盡管如此,接種流感疫苗并不能保證100%不得流感,但可以大大降低得流感的幾率,就算得了流感,也可以減輕患病后的癥狀,降低患肺炎等嚴重并發癥的幾率。
健康人群沒必要打流感疫苗。不少成年人覺得自己身強體壯,根本不用接種疫苗。對此,朱坤博說,人們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這意味著健康人也會中招。流感主要通過接觸及空氣飛沫傳播,傳播速度很快。就算有些成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也要多為身邊人考慮,如果家有老年人、兒童,或是經常出入公共場所,接觸體弱多病者,就有可能把流感病毒傳染給他人。
去年打了今年就不用打了。人體接種流感疫苗后獲得的免疫力會隨時間的推移而下降,臨床試驗的證據提示: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對抗原類似毒株的保護作用可維持6個月—8個月,接種后一年,血清抗體水平顯著降低,因此建議每年接種才能獲得有效保護。
另外,由于流感“百變”的病毒基因和“多樣”的宿主生物學特性,不斷出現新的變異毒株,因此可在人群中廣泛傳播,造成反復感染和發病。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全球流感監測結果,每年2月和9月,分別對北半球和南半球下一個流感季節的季節性流感流行株進行預測性推薦。因此每年接種的流感疫苗可能不同,接種時建議選擇當年的流感疫苗。
朱坤博提醒,同一流感流行季節,已經按照接種程序完成全程接種的人員,無需重復接種。
注射流感疫苗后立即生效。朱坤博介紹,從全程接種到完全發揮保護力需要至少2周—4周才能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疫苗產生的保護性抗體水平會隨時間推移逐漸降低,通常可維持6個月—8個月,現在接種,疫苗產生的保護力可持續至明年年初。為保證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建議最好在當地流感流行季節前完成免疫接種。
“一般而言,在流感高峰到來前的1個月至2個月接種疫苗最合適。我們國家一般推薦在9月至11月接種流感疫苗,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種。”朱坤博提醒,即使錯過最佳接種時間,依然建議及時接種,因為打了疫苗就能獲得針對性的保護力。
記好這些注意事項
“阿姨,打完要留觀30分鐘再走,回家多喝水、不要洗澡……”接種醫生給老人接種好流感疫苗后,耐心交代接種后的注意事項。
“打完流感疫苗后的注意事項,通常有身體保暖、注射部位護理等,還需要注意飲食調護、用藥護理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或預防注射疫苗后的不良反應。”朱坤博說。
身體保暖。打完疫苗后需要注意身體的保暖,由于流感疫苗會對自身免疫造成刺激,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如果不注意身體的保暖,可能會感冒,還可能會在打流感疫苗后出現不良反應,如頭暈、惡心、發熱、嘔吐等,注意不要感冒,不要著涼。
注射部位護理。流感疫苗能夠起到預防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人們在打完流感疫苗后需要注意局部護理,在局部恢復期間盡量不要洗澡,以免傷口部位進水后影響恢復,還可能會因為進入污水而引發感染。
飲食調護。打完流感疫苗后短期內盡量不要吃辣椒、芥末、生姜等刺激性的食物;不可以喝酒,以免對流感疫苗產生抗體造成影響;接種流感疫苗后應避免食用海鮮類食物,如梭子蟹、青蟹、魷魚等,接種流感疫苗后會存在接種部位輕微的紅腫現象,如果食用海鮮,可能會使紅腫加重,飲食應清淡富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用藥護理。打完流感疫苗后短時間內不要吃免疫抑制劑,以免免疫力下降,還要避免吃抗病毒藥物,以免對流感疫苗的抗體產生造成影響,部分藥物對于疫苗活性有影響,如甲潑尼龍、曲安奈德以及紅霉素、阿莫西林等,在接種疫苗后要避免服用。
朱坤博說,接種流感疫苗后不要飲酒、抽煙,應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白菜、青菜、葡萄等,同時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此外接種流感疫苗時,如果存在發熱情況,不建議接種。接種疫苗后如果皮膚、黏膜出現紅色、蒼白色的隆起性團塊,伴有瘙癢、可能為過敏性蕁麻疹,若出現皮膚紫紅色丘疹、關節腫脹、腹痛等癥狀,可能為過敏性紫癜,須及時就醫治療。
據了解,為做好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種工作,鹽湖區各接種點進一步優化了接種流程,安排專人維護秩序、解答咨詢,確保接種有序開展,使居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這一便民服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