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22
□記者 杜磊 見習記者 陳怡霏
走進臨猗縣嵋陽鎮大街,主道路一側一家掛著“雷氏整骨”招牌的小店干凈明亮,里面等待著不少外地慕名前來正骨、針灸的客人。去年,中專畢業的永濟人雷文龍在這里開了他的第一家店。一年多的時間里,經他手診治好轉的病人逾萬。從中專畢業到自己開店當老板,他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實現自我價值,生動詮釋了在漫長的人生馬拉松中,唯有堅持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謀出路,學一技之長
走進雷文龍的小店,這個1998年出生的年輕人總是面帶微笑,充滿陽光。雷文龍告訴記者,一開始他并沒有計劃學習中醫。“高考時我報考的是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想通過舞蹈特長上大學,走藝術路線,但現實和理想總有差距。”高考失利后,雷文龍就想學一門手藝,為日后謀生做打算。“因為我的太爺爺、爺爺都是從事中醫行業的,常常看到治病救人的一幕,自己耳濡目染,見證了中醫的神奇,也漸漸愛上這門學科。”雷文龍說。
高中畢業后,雷文龍便進入山西省河東中醫少兒推拿學校,開始了系統性的學習。和很多同學對未來感到迷茫不同,雷文龍非常堅定自己的選擇,在學校里打好了醫學基礎。“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就要下工夫學習,像中醫基礎、解剖學都是學好中醫非常重要且基礎的知識。”畢業多年,雷文龍坦言,自己身邊很多同學都選擇了不同的職業,而他仍然在中醫領域深耕,不斷實現著自我突破。“我覺得堅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面對浩瀚的中醫知識,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收獲。”

“扎”進去,勤學苦練
由于從小受到爺爺的耳濡目染,在學習中醫的道路上,雷文龍很有悟性,學得也比別人快。“一般老師說一遍我就可以記住重點,找穴位也非常準確。”在老師和同學眼里,雷文龍屬于天賦異稟的類型。有些需要很多天學習的內容,在雷文龍這里很快就能悟透,并且雷文龍非常刻苦,在老師教授之后,不斷在實踐中磨煉,提升自己的能力。
中專畢業后,雷文龍去往上海的一家中醫館工作。為了提高摸骨的準確性,他連續兩個月不間斷地練習,從剛開始時沒有掌握技巧,到后來手一摸就可以判斷出患者脊柱的問題,而高強度的練習隨之帶來的是他的大拇指嚴重外翻變形。就這樣在實踐中不斷摸爬滾打,他積累了不少經驗,在工作上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走”出去,尋求突破
盡管彼時雷文龍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他并沒有滿足于現狀,反而不斷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我覺得自己的能力還遠遠不夠,遇到一些復雜病患還是非常棘手、難以處理,還需要走出去向高手不斷學習。畢業以來,我每年都會有計劃地外出學習,找尋一些前輩老師,向他們討教。”
天津、西安、蘭州……就這樣,在短短的幾年里,全國好多地方都留下雷文龍的身影。“我打聽到天津有一位名師,了解之后我發現師傅的水平確實很高,于是幾經波折我成功拜師學藝,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術。”
采訪中,雷文龍反復強調學習對于從事中醫行業的重要性。“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名家可能有不同解決方案,只有不斷學習、多多積累,才能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2023年3月,雷文龍在臨猗嵋陽開了自己的小店。如今的“雷氏整骨”,在十里八鄉名氣十足,不少縣城和周邊縣市的患者都慕名前來。一路走來,雖然遇到不少困難,但雷文龍覺得能從事自己喜愛的中醫事業,非常幸福。“未來,我計劃考取醫師證書,掌握更豐富的醫學知識,造福更多百姓,把中醫文化更好地傳播下去。”
“中醫發展前景廣闊,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在這一領域里‘走進來、扎下去’,精耕細作、持之以恒,終會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采訪最后,雷文龍深有感觸地寄語中醫專業的學弟學妹們。
記者感言
2024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117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如何就業是莘莘學子走出“象牙塔”面臨的問題。對于技能人才來講,畢業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練就一技之長,綻放精彩人生。技能是立身之本,更是就業之基。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懷揣技能的莘莘學子更符合市場需求。
從雷文龍的成長經歷中可以看到,隨著近些年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校學生上升“天花板”已被打破,就業選擇更加多樣,前途更加光明。職業教育水平也在穩步提升,以“更接地氣”的教學讓更多學生在人生選擇上“更有底氣”。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