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17
□記者 祁克寧 趙雪 文圖
“改造后停車方便多了!”8月16日一早,鹽湖區東湖農貿市場已是煙火氣十足,迎來許多前來吃飯的顧客,市民王先生正是其中之一。他介紹道,原來開車過來吃飯,不好找停車位,要花費較長時間。現在有了停車場,整個市場的停車秩序都得到了改善。記者看到,東湖農貿市場前規劃了清晰的停車線,路面干凈整潔,一輛輛汽車整齊地停放在此。
當前,停車難是困擾廣大車主的共性問題,也是城市管理的痛點。近年來,為破解城市停車難、停車亂等問題,中心城區專門成立了運城市靜態交通運營有限公司,由其持續推進運城智慧停車項目,通過盤活閑置土地、挖掘地下資源、規范整合提升現有停車場等方式,增加停車供給、優化停車資源,讓市民出行停車更方便、更有序、更文明。
盤活現有資源、提升使用效率是破解停車難的關鍵,而地下停車場建設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河東廣場位于中心城區人民路以東、紅旗街以北,附近企事業單位分布密集,日常交通流量大,周邊停車難、停車亂曾是城市管理一大難題。據周邊居民介紹,此前,有車主扎堆把車停在巷子里,既擁擠巷道,還會影響過往車輛與行人的通行。還有些車主將車輛停放在廣場上,擠占了空間,影響了大家散步、活動。
河東廣場地下停車場投運后,這一局面得到有效緩解。區別于傳統的停車庫,該項目包括一座地下兩層全自動智能機械車庫,地下空間被劃分為整齊統一的小隔間,每個隔間前都安裝了移動車軌,可容納4輛至6輛車停放,通過向下拓展空間,縮減占地面積、提高停車效率。作為中心城區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第一個智能車庫,該停車場存取車輛都是全自動化。同時,停車庫采用單向行車通道,單向駛入、駛出,不用倒車入庫。
通寶停車場也主要服務于周邊上班族和購物的市民。為更好地滿足市民停車需求,除了設置機動車、非機動車分離道,還規劃了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前來購物的市民可直接騎車到萬榮易家生鮮超市門口,方便快捷。市民王先生感嘆:“有事來銀行一趟,發現這里停車位很充足,停車也非常方便。”

市民在河東廣場地下停車場取車
如今,街道上、廣場前、商場前、學校周邊等人流量、車流量大的地方,停車場建設都在不斷完善。這些停車場采取“無人值守”模式,離場時掃碼支付駛出,方便高效。
有了共享車位,還需要讓車主找得到、用得上。打開手機微信,關注“運城停車”公眾號,進入主頁面,點擊“查找停車場”一欄,就可在彈出的地圖上看到離車主最近的停車場分布位置,以及停車場有多少車位、當前有多少空位等信息。運城市靜態交通運營有限公司通過信息化手段打造線上平臺,為車主提供服務對接,便于大家及時了解位置、車位余量、收費標準等信息,停車更加省心。此外,在建設停車場時,除了對停車場的基礎設施及信息監控服務進行完善外,該公司還在每個停車場出入口設置了應急呼叫設施。市民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按客服呼叫按鈕,后臺工作人員將會第一時間與市民進行遠程對話,提供服務。
盤活整合現有公共空間資源,建設城市公共停車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現有城市停車難。未來,隨著城市的科學規劃建設及城市更新行動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城市地下、地上空間將得到更好開發利用,城市停車位將持續增加,市民停車的難題也將逐步得以解決,城市生活將更加美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