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公益課堂點亮“暑期檔”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20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這個暑假,在萬榮縣縣城南苑小區巷道,一對好搭檔——今年8歲的小學生王楊皓和正在讀大三的大學生王宇軒,每天一同前往離家數百米的云嶺社區公益課堂上下學,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要是擱往年,“王楊皓”們大概率要花費兩三千元上輔導部,而“王宇軒”們則可能在家玩手機、睡大覺。然而今年,云嶺社區紅紅火火的公益課堂,使他們的暑期格外不同:

作為學員,王楊皓與轄區內的42名小朋友一起,免費參加了包括愛國紅色教育、課業輔導、安全教育、美育教育和社會實踐五大門類20余項的各種興趣課,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安排得滿滿當當;而大學生王宇軒則作為義務教師,與11名同齡人一樣,通過團縣委的招募,成為云嶺社區暑期公益課堂的義務教師。

8月12日上午,記者走進云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樓。理論宣講室里,桌子上擺放著五顏六色的黏土和各種制作工具,孩子們正饒有興致進行DIY制作,一旁走動的老師時不時指導示范。在其對面是黨員活動室,練習書法的孩子們手持毛筆,在書法老師的講解下正一筆一畫地臨摹。

“我們社區去年就已開始舉辦暑期公益課堂。今年,在縣委組織部和團縣委的統一組織下,我們進一步擴大規模,豐富和優化公益培訓課程,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云嶺社區黨支部書記兼居委會負責人王曉慶說,“公益課堂的設立,既為多數家庭解決了難以兼顧‘看好娃’和‘上好班’的實際問題,也為大學生志愿者提供展示自我、開展實踐的舞臺,實現社區資源和社會力量的有效對接,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為有效發揮暑期返鄉大學生自身優勢特長,提升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使用率和服務群眾水平,今年7月以來,萬榮縣委組織部聯合共青團萬榮縣委組織開展大學生返家鄉暑期公益課堂實習實踐活動,一系列舉措亮點頻頻:

精心組織,讓青年與少年實現“雙向奔赴”。結合團縣委“青春興晉 家燕歸巢”大學生返家鄉暑期實習實踐活動,快速招募110名萬榮籍返鄉大學生,為公益課堂的開展籌備優秀的“小教師”資源。同時,通過縣級融媒、機關公眾號、各社區及農村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廣泛宣傳公益活動內容,動員有需求的家長積極為適齡中、小學生報名,短時間內在全縣范圍內實現700人的“招生”突破。

因地制宜,讓黨群服務中心變身“趣味課堂”。為有效解決公益課堂的教室問題,按照地理位置合適、方便家長接送、硬件設施完善、環境衛生良好的原則,精心確定全縣6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4個鄉鎮31個村黨群服務中心作為公益課堂地點,便于孩子們就近上課。

強化保障,讓參與青少年確實“學有所獲”。活動開始前,要求各鄉鎮(社區)明確安全責任,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檢查,堅決守好安全底線。對統一組織招募的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崗前培訓,并根據其所學專業、興趣特長、家庭住址、服務意愿等因素將其合理分配。大學生志愿者精心制作課程表,詳細制訂教學計劃,清潔整理教室衛生等,做好充足準備;課堂活動中,各服務點結合實際,為青少年提供課業輔導、手工制作、文體活動、愛心陪伴、思想政治和安全教育等6類志愿服務,真正讓青少年在思想、文化、體育、藝術等多方面有所收獲。

國際灰玻璃幕墻光彩照人,立體式的閱讀區明亮簡潔,一柜到頂的書架錯落有致……在位于解店鎮北解村黨群服務中心,踏進占地200平方米的萬榮縣“文中書屋”,仿佛置身于國內“雙一流”大學圖書館。臨近正午,“文中書屋”里的學生們陸陸續續被家長接走,還有部分學生意猶未盡地享受大學生志愿者的輔導。

“‘文中書屋’是由村里老戲臺改建而成的,于今年7月中旬建成投運,目前藏書1.5萬冊,后面還會陸續再上新書。我們以書屋為載體,將公益課堂開在這里,團縣委給我們分配了10名轄區內的大學生志愿者,主要輻射北解村和南解村這兩個村的群眾。”北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古懷剛說,“前期,我們采納家長建議,將公益課堂內容設定以閱讀和課業輔導為主,吸引20余名學生參加。”

“7月中旬,我們來報到的時候,圖書館剛剛竣工。我們花了10天時間,先對圖書進行分類、登記和造冊,所有前期工作準備就緒才迎接學生。”正在輔導學生閱讀的大三學生高晨宇告訴記者,“每天上午8點到崗,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前一天書柜里和桌子上的圖書。平時我一個人帶3個到5個同年級的學生,在作業輔導方面,他們不太懂的問題都會主動問我,幫助他們一一解答;在閱讀方面,特別是對于低年齡的學生,我會先帶領他們學,告訴他們繪本講述的要義是什么,再引導他們自主閱讀。”

“我和孩子媽都需要上班,以往暑假都要花費2000元給孩子報個輔導班。今年暑假,孩子在家門口就近學習,作業完成了,閱讀能力提升了,真是一舉多得。”在“文中書屋”外等待孩子下課的學生家長李峰高興地豎起大拇指,“為公益課堂叫好,為民心工程點贊!”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