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8-12
□孫蕓苓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奔波忙碌,而在這一路的奔跑中,我們是否曾停下腳步,認真思考過一個問題:在家庭的天平上,誰占據了我們心中最重的分量?是孩子、父母,還是我們自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兩個溫馨而又略帶反思的家庭故事,探討這個既平凡又深刻的話題。
關愛別人的同時要學會關愛自己
周末的午后,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客廳的每一個角落,溫暖而寧靜。李梅一家三口圍坐在沙發上,享受著難得的閑暇時光。兒子小明興奮地講述著學校里的趣事,爸爸張大明則在一旁打著手機游戲,心不在焉的樣子。而李梅,她的眼神在家人之間溫柔地流轉,心中卻泛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酸澀。
“媽媽,你上次答應陪我去游樂園的,什么時候可以兌現呀?”小明突然轉頭,滿懷期待地看著李梅。
李梅愣了一下,隨即歉意地笑了笑:“對不起,寶貝,媽媽最近實在是太忙了,都忘記這事兒了。下周,下周一定帶你去,好嗎?”
小明的臉上立刻綻放出了笑容,仿佛得到了世間最美好的承諾。然而,這份笑容背后,李梅的心里卻泛起了漣漪。她意識到,自己總是在不經意間,將孩子和丈夫一家人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卻常常忽略了自己。
前段時間,婆婆身體出問題住院,她是家里、單位、醫院三點一線,她想讓丈夫張大明分擔一些,可是,他總是以忙為借口不作為。不得已,她才叫來了爸媽幫忙。
晚餐時,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氣氛溫馨而融洽。李梅的父母,也就是小明的外公外婆,特意從老家趕來幫助李梅,大家共享這難得的團聚時光。飯桌上,大家談笑風生,但李梅的心卻難以平靜。她想起自己最近因為忙于工作和照顧家庭,已經很久沒有好好陪陪父母,也沒有時間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了,她感覺到自己的身心都疲憊至極。
“媽,爸,你們最近身體怎么樣?”李梅終于鼓起勇氣,開口詢問。
“我們都好,你別擔心。”母親慈愛地回答,眼神中卻藏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擔憂,“倒是你,梅梅,自己也要注意身體,別太累了。”
父親則在一旁默默點頭,眼神中滿是關切。這一刻,李梅的心被深深觸動了。她意識到,在家庭的天平上,她似乎總是在為孩子和父母傾斜,而自己,卻成了那個最容易被遺忘的角落,還是父母心疼自己,總是能發現她的疲憊。
夜深人靜,李梅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她回想著今天的一幕幕,心中充滿了感慨。她意識到,作為家庭的一員,自己同樣需要被關愛,同樣需要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全職保姆”的困惑
在這個家庭中,張女士扮演著多重角色,其中最不為人察覺,卻又最為重要的,便是那個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的“全職保姆”的角色。她的故事,是千萬個家庭中平凡女性的縮影,講述著愛與犧牲的話題。
“在家里,我就是個‘全職保姆’。”張女士輕嘆一口氣,這句話里藏著無盡的辛勞與自我犧牲。
每天清晨,張女士便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從準備一家人的早餐,到整理家務,再到照顧孩子和老人的起居,她的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片刻停歇。她事事都考慮周全,生怕有絲毫的疏忽,卻往往忽略了自己也需要被關懷與照顧。
“孩子體弱多病,前兩天發高燒,我每天都熬通宵,熬得都精神恍惚了。”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時光,張女士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孩子是她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每當看到孩子生病受苦,她的心就如同被針扎一般疼痛。無數個不眠之夜,她守在孩子的床邊,用母愛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守護著孩子的健康與安寧。
“我的父母曾經受了太多苦,我怕累著他們,不舍得讓他們辛苦,家里的活我盡量就干了。”提及年邁的父母,張女士的語氣中滿是心疼與感恩。她深知父母年事已高,應該安享晚年,而非繼續操勞家務。于是,她毅然決然地承擔起了這份責任,用自己的雙手為家人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
然而,在這個看似和諧的家庭中,也存在著一些不易察覺的裂痕。
“老公工作一天回來就躺沙發上喊辛苦,然后就開始刷手機、不動彈。”張女士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疲憊。她理解丈夫工作的辛苦,也渴望得到他的理解與幫助,但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兩人之間的溝通與理解似乎漸漸變得稀缺起來。
那天,當張女士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時,感覺到身心俱疲,且心情也很糟糕。
“結婚后,我仿佛丟失了自己。”這句簡單的話語,背后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掙扎。她渴望被看見、被理解,更渴望在繁忙的家庭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與空間,渴望她的付出能得到丈夫和家人的認可,但讓她失望的是丈夫好像對這些都習以為常,從來不主動和她分擔家務,好像她就是個不知道疲憊的機器人。
張女士的故事,是許多現代家庭主婦的真實寫照。她們在默默付出的同時,也在尋找著自我與家庭的平衡點。或許,社會應該給予她們更多的關注與尊重,讓她們在無私奉獻的同時,也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與自由。
找回自我,學會愛自己
你是那個總是忘了自己的人嗎?越付出越委屈,說的是你嗎?委屈是因為你忘了愛自己。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么會得到別人的愛?當你看輕自己的時候,別人怎么會看重你?
我們所有的行動,都要以愛自己為前提。如果你自己都不愛自己,誰會、誰能愛你?
我們總是期待有個人來愛自己,然而真相卻是,只有你把自己愛得像朵花一樣綻放,愛你的人才會像蜂蝶一樣涌至。
如果你發現愛他人超過愛自己時,趕緊停下來,給自己補養。自己囊中羞澀,怎么可能對他人慷慨解囊?
尤其是媽媽們,舍得給孩子,舍得給丈夫,卻不舍得給自己。
太多的人會關心別人,但從未關懷過自己,尤其是那些全職媽媽,和那些事業家庭兼顧的職業女性。
這或許并不奇怪,鑒于女性在社會中常常扮演照料者的角色,無私地向丈夫、孩子、朋友和年邁的父母付出,但卻不懂得如何關愛自己。
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不可能給予別人真正的愛。自己是空的,沒有東西可以給他人。學會愛自己,不是給自己買好衣服、好吃的,而是從精神上關注自己,靜觀己心,挖掘自己內心的渴望和需求,學會愛自己是女性一生的必修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