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黨建領航繪就和美畫卷

?——看臨猗縣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如何激活各方力量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18

見習記者 徐帆揚 通訊員 張文青

去年以來,臨猗縣積極踐行“千萬工程”經驗,通過建強“指揮部”、用好“先鋒軍”、激活“主戰場”、調動“后衛隊”四大舉措,黨建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繪就一幅和美鄉村畫卷。

建強“指揮部”,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打勝仗、打好仗,要有能排兵布陣的指揮部,要有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臨猗縣采取“縣級領導蹲點指導+縣級專班定期調度+職能部門結對幫扶+鄉鎮專班全程包聯”的方式,強化組織領導,為“千萬工程”的實施提供堅實的保障。

“配硬人”,是“指揮部”建設的首要原則。一批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干部被選派到一線,他們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同時,通過“多方訓”的方式,臨猗縣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的履職本領。從“骨干力量學歷能力雙提升”到調訓鄉村干部赴985高校脫產培訓,再到前往浙江、江蘇、陜西等地現場觀摩,以及開辦“郇陽大講堂”特聘專家對癥開方,一系列培訓交流活動讓干部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為激發干部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臨猗縣還創新實施“擂臺比”機制。通過月度交流、半年擂臺、年度考核等方式,對干部的工作成效進行全面評估,并將考評結果作為黨組織書記星級評定、選派干部職級晉升、縣鄉干部考察識別的重要依據。此外,該縣還設立專項資金,每年列支2000萬元用于獎勵補助,激勵干部沖鋒在前、真抓實干,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用好“先鋒軍”,發揮黨員骨干作用

黨員是黨的政策落地的重要力量,也是和美鄉村創建的先鋒骨干。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好了,后面就是千軍萬馬。為此,臨猗縣給足黨員話語權,通過規范組織生活、用好每月一次的主題黨日平臺,讓黨員們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帶回群眾意見呼聲,參與村里大事的商議和決策。

同時,該縣還注重豐富實踐載體,組織農村黨員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系列實踐活動,如“清拆改種建”、先鋒突擊戰冰雪、普法進萬家、義務植樹、愛暖童心等,在服務群眾、解決民生中密切黨群關系。

此外,臨猗縣還積極用活積分管理機制,調動農村黨員在帶頭調產、和美創建、參與集體經濟等方面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該縣將表現突出的產業帶頭人、返鄉青年、退役軍人培養吸納到黨組織中,把優秀黨員培養吸納進后備力量,形成一支強大的“先鋒軍”。

激活“主戰場”,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

“千萬工程”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始終把群眾所思所盼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實施“千萬工程”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成為人民群眾的“主戰場”。

“全程公開民主”,是臨猗縣贏得群眾信任的關鍵一招。通過做實做細“三務”公開,鄉村建設的每一筆賬、每一項支出、每一次決定都全程無死角地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同時,堅持“群眾的事群眾議、群眾定、群眾干、群眾管”,讓群眾在村務決策、執行、公開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參與權,真正實現全過程民主。

“全心為民著想”,則是臨猗縣獲取群眾支持的秘訣所在。圍繞“群眾要什么、我們干什么,干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臨猗縣實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如廢舊院落整治、廢棄池塘改造、鄉村道路提升等,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群眾的生活水平,形成“村外有果園、村內有游園、門前有花園、門口有菜園”的新型農村發展格局。

調動“后衛隊”,匯聚社會各方力量

臨猗縣堅持“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工作理念,組建智囊團隊,充分挖掘并高效利用在外人才資源與人脈網絡,積極吸引市場主體與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一方面,專家領航,共繪鄉村藍圖。該縣聘請省級專家為和美鄉村示范創建工作總顧問,采取實地考察、專題研判的方式,研究確定“兩河一嶺”和美鄉村循環圈。同時,積極聯系多家專業設計團隊進行現場調研,充分結合各村自然稟賦、歷史文化底蘊及產業基礎等因素,科學制定發展目標,精細編制發展規劃,為鄉村發展指明方向。

另一方面,資本賦能,激發鄉村活力。該縣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廣泛動員本地企業家、返鄉創業青年、在外杰出人士及鄉賢等社會力量,匯聚成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累計投入社會資金1000萬余元,共建和美鄉村。角杯鎮潘西莊村依托村級閑置資源,巧妙利用政府少量啟動資金,成功撬動社會投資逾80萬元,不僅將廢棄池塘改造成農產品電商基地,還同步完成污水治理與村道硬化工程,實現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的雙贏。

此外,臨猗縣還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撬動發展新動能,變“輸血”為“造血”。北景鄉峰仙村勇于開拓,村集體投資100萬余元,流轉土地近180畝,打造200余畝郇陽果園,招引第三方公司進行投資和管理,目前已經掛果,預計兩年收回成本,增加集體收益。嵋陽鎮上朝村投資260萬余元,建成10座蔬菜設施大棚,與榮河1+1生鮮超市、臨猗百大購物廣場等簽訂長期購銷合同,連續3年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4萬元。

臨猗縣的成功實踐表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建設和美鄉村,關鍵在于堅持黨的領導、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方可實現可持續發展。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