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為“幸福指數”加碼

?——我市以深化改革推進民生工作改善民生福祉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17

記者 李宏偉 魏 濛 吳 娜 王月文

街道一旁,小游園清涼宜人,市民在家門口親近綠色、享受自然;中心城區高鐵機場互通互聯,交通更流暢,城市化大交通方便快捷不斷完善;公立醫院以小切口提升大服務,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更好服務群眾就醫;現代化學校陸續建成開學,家門口的優質學校越來越多,讓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民造福作為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答好每一份“民生答卷”,通過百姓身邊一個個暖心的“變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實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加碼,讓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更有質感。

“老”小區變“新”模樣——

幸福指數就地上升

“一段時間沒有回以前的老小區,沒想到變化這么大。漂亮的大窗戶,大氣的樓宇門,樓房外墻保溫、防水、美化,以及小區里的路燈等等,住了20多年的小區,一下子成了新小區,大伙都感到生活水平坐地提升了……”一談起政府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家住中心城區河東街市林業局家屬院的王師傅就高興得合不攏嘴。記者近日在該小區看到,工人師傅正在給外墻刷漆,天氣雖然炎熱,但是大家干勁十足,居民們對這一“暖心”工程贊不絕口。

老舊小區改造事關民生福祉和城市發展。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切實解決居民生活中的煩心事、揪心事,全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實施,嚴格要求工程進度,嚴格保障工程質量,著力提升老舊小區的環境質量。

在鹽湖區東城街道,運師家屬院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居民回家。灰白相間的外墻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溫馨,平整寬闊的道路兩旁,綠籬交錯,為這片老社區平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整齊有序的停車場內,車輛停放井然,而健身設施旁,居民們或鍛煉或閑聊,享受著改造后帶來的便利與舒適。

運師家屬院,這個承載著208戶家庭記憶的小區,曾因建設年代久遠而面臨諸多問題:配套設施落后且老化嚴重、停車位緊張、生活環境亟待改善……2023年,在鹽湖區住建局的精心規劃與大力推動下,該小區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并適時啟動了改造工作。這場改造,不僅僅是對物理空間的翻新,更是對居民生活質量的一次全面升級。

“以前,電動車充電總是個頭疼的問題,‘飛線充電’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該小區住戶侯先生感慨地說,“現在好了,小區里建起了停車棚,還配備了充電樁,充電既方便又安全,心里踏實多了。”除了充電設施的改善,暖氣系統的升級也讓居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往年冬天,家里暖氣總是不熱,現在好了,平均溫度都在24℃左右。”小區住戶劉先生的話語中透露出滿滿的幸福感。

據鹽湖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認真摸底調研后,該局自2021年起啟動了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其中,2023年,實施改造老舊小區18個,涉及居民樓49棟1513戶,改造面積達18.39萬平方米,目前正在抓緊施工中。

身邊環境“悄變樣”——

城市品質更完善

“這個小游園真是太好了!”市民高先生住在中心城區槐東文化苑附近,每天下班后都會和家人來這里散步、欣賞夜景。“看到這么多人聚在一起,享受著生活的樂趣,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讓我忘記了工作的疲憊,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水池清澈見底,小瀑布飛流直下,蛙鳴聲聲入耳……在槐東文化苑,市民們或揮汗如雨地打著羽毛球,或輕松愉快地跳繩踢毽子,或圍坐長廊下棋聊天,或在小廣場上翩翩起舞,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近年來,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立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按照“綠滿運城”行動的要求,持續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品質,拓展完善城市綠色空間,以匠心獨運的綠化規劃和細致入微的管理服務,不斷為這座城市披上更加絢麗的綠裝。其中,分布在中心城區5個片區的23處小游園,更是成了市民幸福生活的生動注腳。

“我現在送孩子去托育中心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以前騎電動車要20分鐘才能到,現在10分鐘就差不多。之前規劃的道路已經修好,路面很寬敞也不堵車。”一位送孩子到鹽湖區綜合托育服務中心的家長高興地說。市民口中的“方便路”就是中心城區的臥云街主車道,該路段的修建主要解決了圣惠小學、周邊幼兒園及附近居民的通行問題。

道路是城市的“血脈”,貫穿城市這個“軀干”。一條條道路的修建不僅代表著城市的發展,關乎著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更關乎大家在這個城市生活的舒適感、幸福感、

一年多來,市住建局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把城市道路建設提升作為“惠民生、補短板、促發展”的重要內容,快速打通了城市“斷頭路”,完善了中心城區九縱九橫的骨干路網。其中,魏風街、臥云街已建成通車,市民出行不用再繞行,更加便捷高效。魏風街的修建盤活了運城博物館、運城體育館、體育公園、魏風小學等周邊的路網,使得道路通行效率大大提升,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家門口多了“好學校”——

高質量打造滿意教育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決策、周密部署,以空前力度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這個學校太漂亮了,孩子上學非常方便,解決了中心城區北部孩子上學的問題。孩子在這里上學一年來,變化很大,學會了很多知識……”家住幸福里·鉑郡小區的梁俊華說到孩子在家門口的學校上學時滿臉興奮。

鹽湖區第十實驗學校作為優化中心城區北部教育基礎設施的重要項目,位于涑水西街與棉西路交叉口,是我市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占地60余畝,總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可提供近3000個學位。去年9月份開學以來,作為鹽湖區涑水教育集團的校區之一,該校與集團內部教師及課程資源共享,在教學和管理上與鹽湖區涑水聯合雙語學校保持統一,并在教育教學上不斷創新,注重內涵和實踐,走出了特色辦學之路,受到家長的肯定和好評。

“學校近幾年變化很大,條件改善了,學校變美了,離家也不遠,孩子走著就上學去了。在學校里,孩子不僅能學好知識,還學會了彈鋼琴,這對我們農村家庭來說想都不敢想,現在孩子都能上臺表演了。”談起家門口的“好學校”,平陸縣曹川鎮下坪村村民張建平稱贊有加。

老張口里說的家門口的“好學校”就是平陸縣下坪中心校。近年來,該校加快基礎設施改造步伐,校容校貌變美變亮,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進步,給山區教育帶來了活力,給山區孩子帶來了快樂,給山區群眾帶來了希望,成了山區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高站位謀劃、高標準實施、高要求推進。全市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拓展思路,創新舉措,彌足短板,建好辦好群眾家門的“好學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運城教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教育人的貢獻。

身邊有了“代辦員”——

打通環節便民為民

“現在辦事方便多了,服務熱情,辦事高效,讓人放心少跑腿……”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辦完事情后,家住東城街道的楊滿堂老人高興地對記者說。

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積極響應群眾呼聲,聚焦糾治審批服務中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精準施策,綜合治理,讓人民群眾在政務服務中享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圍繞服務中心工作,提高重點項目審批質效。為加速省、市32個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審批質效,切實服務好重大項目建設,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制定了《運城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優化重點項目審批服務工作舉措》。該舉措提出專班專區、綠色通道、會商調度、下放權限4個方面18條具體措施,進一步強化審批服務保障,為重點項目建設穩落地、結碩果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已有30項重點項目順利完成立項,其余項目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圍繞服務企業發展,開設“企業之家”專區。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創新性地設立了“企業之家”專區。該專區集企業辦事服務、企業訴求接待、惠企政策兌現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為企業提供事項辦理、幫辦代辦、資源對接、惠企政策兌現等全鏈條服務,有效提升了涉企服務的效率與質量。與此同時,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還率先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統一制證中心,將曾經由3個窗口負責一類證照的制證出證模式,轉變為1個獨立制證中心+一個統一出件窗口的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出證制證一體化服務,有效解決了“多事多窗取號、一事多跑”的問題,贏得了企業的高度贊譽。

圍繞服務群眾辦事,運用智能導辦系統。為解決群眾辦事過程中來回跑、往返跑的問題,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積極引入智能化技術,運用了上線智能導辦系統。該系統在市政務服務大廳的綜合窗口、幫辦輔導區等多渠道同步上線,通過設立市級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墻,實現了辦事指南的一次性告知、一碼獲取。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上線149項高頻事項,點擊查詢量便已超過5000次,定制化一次性告知單打印量也達到了55次。

此外,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還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市政務服務大廳宣傳欄等,向社會公布了入駐市政務服務大廳32家單位的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二維碼,進一步推動政務信息的公開透明,讓政務服務真正觸手可及,努力實現政務服務從辦事“窗口”到群眾“指尖”的最大化延伸。

醫改有了“新動作”——

幸福安康有“醫”靠

“現在像我這種慢性病在社區醫院就看了,方便快捷,省去不少麻煩。”7月9日,來鹽湖區姚孟辦事處衛生服務中心定期測量血壓并拿藥的祁金元說,他有高血壓、冠心病,這幾年不用跑到大醫院,都是在社區醫院看,感覺挺好。這是我市深化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給群眾帶來的實惠。

為持續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讓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看病就醫更加便捷,今年我市圍繞國家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新時代黨的“以基層為重點”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要求,進一步細化醫改“路線圖”,醫改工作呈現新亮點,廣大群眾健康獲得感得到再提升。

在今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市以緊密型醫聯體改革為基礎,統籌區域內醫療衛生資源,組建由市級三級公立醫院牽頭,縣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為成員的城市醫聯體,開展城市醫聯體網格化布局,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疾病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

據了解,今年我市成立了由運城市中心醫院牽頭,鹽湖區、臨猗縣、夏縣醫療集團及市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人民醫院、第二醫院、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等共同參與的緊密型城市醫療保健聯合體。運城市中心醫院重點保障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提供日間手術、日間化療等日間服務;負責接收上轉患者,并將符合下轉標準的患者有序轉診到各成員單位。市直市管醫院及鹽湖、臨猗、夏縣人民醫院結合自身情況,提供常見病、慢性病診療、急危重癥搶救,接收運城市中心醫院下轉患者的接續性醫療服務。鄉鎮衛生院承擔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服務和轉診服務,承接上級醫院下轉患者的接續性醫療服務,履行公共衛生服務職責。目前,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進一步提升了醫聯體服務效率和水平。

看病先不用付錢,還有這好事?從今年開始,我市各地陸續開展落實先診療后付費政策,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這項改革舉措給廣大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據了解,此項政策主要是在全市所有醫療機構,面向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推出的先診療、后付費政策,患者入院時不需要繳納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時支付醫保報銷后個人自付的醫療費用即可,有效減輕了群眾的就醫負擔。

臨猗縣從今年5月起,在縣域內所有公立醫院面向所有患者全面推行先診療、后付費政策。截至6月中旬,縣域內所有公立醫院共墊付醫療費用360萬余元。

“以前病了住院先得想錢夠不夠,錢不湊手只能拖一拖,現在得病了要住院,就沒有了以往的擔心,這政策好的沒法說!”臨猗縣城居民張興龍大爺說起前陣子患病住院的經歷,直夸先看病后付費政策是實打實為老百姓著想。

醫改一小步,民生一大步。從2024年起,在全市執行新的門診統籌政策,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年度支付限額提高至300元,并取消了單次支付限額,群眾的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與此同時,在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推進市域內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其中,三級醫院互認項目為94項,二級醫院互認項目為70項。目前,全市43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和3家三級民營醫院全部開展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初步形成“醫療集團內部、縣與縣之間、市縣醫院之間”的互認格局。全市各級衛健部門和醫療機構均可通過官網、官微、展板、電子屏等多種渠道,將檢驗結果互認政策、互認項目以及投訴電話等內容予以公開,方便群眾及時、準確、便捷了解相關政策。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互認737人次,節省費用124452元。

小變化彰顯大民生,辦實事一心為百姓。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不經意間發現越來越人性化的便民服務,讓群眾的生活更加舒適,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數,真正成為運城高質量發展的精彩寫照。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