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7-11
本報訊(記者 祁克寧 通訊員 張曉鵬)“禹門口一號壩迎水側根石無松動、無短缺,水深約兩米,運行正常。”7月6日上午,河津黃河河務局的巡查人員正在嚴密監測工情、水情變化。
從7月1開始,黃河正式進入主汛期。為了全力做好防汛工作,河津黃河河務局派出20余名巡查人員,共分兩個工作班組,由日常每天巡查一次增加至兩次,當流量增大或河勢發生變化時,增加巡查頻次,當工程根石出現坍塌時,會第一時間上報險情,確保工程安全。
黃河河津河段全長29.5公里,其中禹門口以上11.5公里,是大北干流河段,由于黃河水流經峽谷,防汛任務小。禹門口以下18公里,屬于小北干流的龍頭,也就是黃河流經運城的第一站,這里的河道具有“寬、淺、散、亂”的特點,防汛壓力較大。為了保證黃河河津段全線防洪工程行洪安全,河津黃河河務局配備4臺防汛查險專業無人機,對工程根石、灘岸、河中嫩灘等人工巡查難以觀測到的部位進行查勘,及時掌握工程根石走失,灘岸線、嫩灘面積變化等情況。據了解,河津黃河河務局從6月1日起啟動防汛運行機制,堅持24小時應急值守,開展防汛搶險演練,確保防汛期間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同時,還投資十萬余元,補充發電機等裝備,提前備足鉛絲、救生衣等各類防汛物資,嚴陣以待,保證汛期物資儲備充足,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